第467章 勸降書 (第1/3頁)
西風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郭紹與幾個武將從破院子裡出來,從覃石頭手裡接過韁繩便翻身上馬。別的人也上馬,隨即響起了“駕、駕”的幾聲吆喝。
一行人返回中軍行轅,正遇到王樸。王樸道:“老夫寫好了勸降書,正想讓郭將軍看看。”
“出自王使君之手,定然是穩妥的。”郭紹不加猶豫道,不過還是接過來瞧了一遍。由於他剛和人商量如何謀反,忍不住又留意了王樸一眼。
郭紹還記得一個書上看到的故事……歷史上趙匡胤稱帝后,路過王樸的畫像前,說“如果這個人還活著,我沒法得到皇位”。這算是從德才兩方面的褒揚吧?
他又想起了在東京兵變後的事,王樸在那節骨眼上故意進言、建議預防武將權力過大;當時太后和郭紹是一個鼻孔出氣,王樸的上書一點作用都沒有,唯一的用處是表明他的氣節和忠誠。王樸這個人還是很在乎名節的,所以郭紹前期密謀階段不能讓王樸參與,哪怕現在與王樸的私交已經很不錯。
郭紹越想,越覺得自己與郭威的爺爺“相認”是比較穩妥的法子。自己是受周朝恩惠起家的,承認太祖郭威的地位,起碼吃相要好看一點;否則就像後來的宋朝,沒法洗掉欺負孤兒寡母、得國不正的詬病。
天下大勢能走向統一穩定,(後)周兩代雄主和文武大臣的勵精圖治功不可沒,無論怎麼掩蓋都洗不清後來者摘桃子的本質。
無論將來的廟號是不是太祖,現在都是稱帝,權勢聲威和開國皇帝沒有二樣,無非圖個名;可做了太祖也是一個汙點罵名,還要來作甚?況且,郭紹對這個時代的家族祖先缺乏認同感,光宗耀祖的心理需要也就不存在了……之前李處耘等人不想苦勸郭紹,可能就是覺得為祖上增光是郭紹自己的事;他自己都不顧了,外人勸他作甚?
郭紹那樣選擇,不僅是在承認前人的功業,也是在認可在大周旗幟下流血犧牲馬革裹屍的無數將士的價值。功勞不是他一個人的,不過是站在成堆的屍骨之上罷了。
……他遞還勸降書,隨口說道:“王使君之言,有理有節、有情有義。不過,派誰去勸降?”
王樸回頭看了一眼,道:“盧多遜。”
陪侍在後面的幾個文官中,一個年輕人走了過來,抱拳道:“下官是主動請纓,願擔當此任。”
郭紹見狀,立刻想起了往事,說道:“當年我在秦鳳和蜀國打仗,奉命前來嘉獎咱們將士的人就是盧先生。我拿到升廂都指揮使任命狀,就是從你手裡接的。”
盧多遜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