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3/4頁)
如傾如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方里的心中,卻有著一個疑問。
“正常人就應該在這個時候哭嗎?”
就是因為這樣,方里才會在八歲那年,向老師提出那樣的一個問題。
等到長大以後,方里才知道,那確實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親人的逝世,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理所當然應該哭泣。
因為,會傷心,會難過,那才是正常人。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當一個人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有著統一性的原則,那就算正常了。
因為,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動和行為都必須與客觀環境保持一致性,哪怕只是形式上與內容上。
當一個人的精神或者心理與外界的環境失去統一,那麼,這個人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那個時候,這個人就會成為異常。
因此,從這個理論上來看,方里不是一個正常人。
那一天,方里沒有哭泣。
別人在傷心難過的時候,方里的內心只有平靜。
別人在理所當然的時候,方里的內心只有疑惑。
別人在哭泣流淚的時候,方里的內心只有驚訝。
如此格格不入,甚至稱得上是冷酷無情,怎麼不算異常呢?
再怎麼說,對方都是從小將自己給養大,跟自己感情極好,而且還是自己最喜歡的親人啊。
這樣的一個人逝去了,再也見不到了,正因為是一個小孩子,所以才更應該傷心難過不是嗎?
可是,從頭到尾,方里一直都沒有感到有一絲一毫的難過,一絲一毫的傷心,乃至連流一滴眼淚的衝動都沒有。
當時,大人們並沒有在意這一點,只當方里是真的沒有理解到死亡的意義,或者有些早熟,沒有被周圍的小孩子給影響,從而被渲染哭泣。
只有方里,在懵懵懂懂的狀況下,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
“我跟周圍的人不一樣…”
那是方里當時唯一的一個想法。
長大以後,方里又明白了當時的自己為什麼會那樣。
不僅是因為方里開始懂事了,同樣是因為方里無法避免的又經歷了幾次同樣的事情。
那個時候的方里,同樣無法哭泣,無法感到傷心難過。
然後,方里明白了。
不管對方對自己有多麼的重要,跟自己多麼的親密,一旦他(她)死去,自己都絕對不會流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