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帝制江湖十三怪 (第7/29頁)
霧滿攔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銘的徐錫麟,以及浩氣千古的巾幗英雄秋瑾,毫不誇張地說,以上諸多英雄業績,都是在李燮和的直接領導下湧現的。
再說光復會的領導層人物,排名稍微有點兒亂。早年間大學者蔡元培排老大,後來老蔡轉入文化領域,於是排第二位的章瘋子章太炎晉級為大佬。可章太炎精神狀態靠不住,光復會的具體工作,就由真正排第二位的陶成章負責。可臨到辛亥革命成功,孫文密遣蔣介石,將陶成章刺殺於醫院之中。而當時排名第三的李燮和,在率眾攻打製造局後,隨即遭到了同盟會的追殺,被迫逃往南洋。
有關同盟會與光復會相互追殺的歷史,堪稱史上最慘烈最悲壯的激鬥。只是這慘烈的歷史久已湮沒,而且以後也不太有可能被挖掘出來。我們知道,光復會在這場激鬥中始終是居於下風的,因為光復會不同於同盟會,同盟會是以領導中國革命為目標,而光復會則是以投身革命為感召。如此一來,舉凡光復會每做一樁義烈之舉,同盟會都會跑來搶功,如果光復會不肯讓同盟會把功勞搶走,一場殘殺就在所難免。
就這樣殺來殺去,到得光復會中最清醒的人物陶成章被殺,章瘋子被一個小小的陳宦,誘到北京城中軟禁起來,此時的光復會,已經為中國革命流盡了血,從此無緣權力之路。
李燮和進入籌安會,是光復會救國的最後殘光。因為光復會是真正不以私怨為目的,而以救國為己任的。無論是袁世凱還是孫文,他們對具體的人缺乏感覺,這與前者同盟會,現在的中華革命黨對事沒有感覺,唯獨對人有感覺完全不同。中華革命黨的目的是幹掉一切橫亙在他們權力之路上的人,不管這個人是誰,也不管這個人在幹什麼,只要不把權力讓給他們,他們就跟你沒完。
而李燮和對權力沒有感覺,他是真的認為,只有君主立憲之路,才能免去國人的權力之爭。君主立憲,君主實際上並無實權,只是名義上的國家主持者,而以憲法為約束的政要輪流制,又能夠滿足更多政治人物的野心,誰都有機會試一試自己的政治抱負,只要你能夠說服公眾。
李燮和這麼想,於是他就這麼做。
能夠於六君子中叨陪末座,說到底還是看在李燮和革命元老的分兒上。要知道,能入籌安會的人,都是大師翹楚級別的,都有著眼睛一眨,一套體系完整的理論思想就會出籠的胡掰能力。李燮和混在這堆人裡邊,明顯有點兒力絀,他聽這個這麼一說,就叫好好好,再聽那個那麼一說,還是得叫好好好。江湖兄弟看著他這個模樣,就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李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