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出差 (第3/4頁)
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他們是7號抵達的德國,正值週末,一行人休息了一天,9號正式去馬斯特公司參觀,瞭解具體情況。
馬斯特公司位於波恩附近的一個小城,是這個小城裡最大的一家公司,公司位於萊茵河畔,有極為便利的水陸交通。
遠夏一到,就觀察起地形來,看能不能在這附近修建工廠,將行遠的分公司開到德國來。
萊茵河中下游是德國重要的工業分佈區,這裡有著極其完善的工業產業鏈,如果在這裡設廠,以後整個歐洲地區的產品都可以由此供應。
馬斯特創辦於1959年,創始人托馬斯·海爾曼是一名機械工程師,他痴迷於混凝土機械,曾經還發明過一些專利,公司最初代的混凝土攪拌機就是出自他之手。
海爾曼先生年過八十,他已經退休多年,專注於做慈善,他的子女都有各自的事業,沒人願意繼承他的企業,公司只能委託給經理人打理。
他們去參觀了馬斯特的工廠,發現存在很多老企業都有的問題:裝置老化,管理僵化,過於求穩,創新不夠。
對一些居於行業技術壟斷地位的大企業來說,求穩是必要的,因為同行沒法同它競爭,穩健可以鞏固企業的發展。但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過於求穩,就意味著不思進取,容易被同行超越,時刻都存在著生存危機。
馬斯特曾經是混凝土泵車行業的翹楚,它的技術曾經一度傲視群雄,讓其他競爭對手失去競爭力。
但它體量太小,技術也不能形成壟斷地位,其他企業一旦突破技術壁壘,它原有的優勢便蕩然無存,跟其他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最要命的是它的產品太單一,跟大型機械工程企業一打價格戰,它就只剩下死路一條。
這也是近年來馬斯特經營狀況越來越差的原因。
參觀完工廠,他們跟馬斯特的高管們交流了一下資訊,瞭解了當前公司的經營狀況。
但具體的併購方案,還得跟真正的老闆托馬斯·海爾曼當面聊,畢竟他才是公司真正的擁有者。
海爾曼本人並不在波恩,他住在柏林,馬斯特的人說他後天才能趕過來。
行遠的幾個人在一起交流心得和體驗。
鬱行一說:“除了技術和品牌,馬斯特存在的問題太多了,收購下來,還需要一筆不小的投資。”
鄭松柏附議:“是這麼回事,那些機床都老掉牙了,我們都不用了,他們怎麼還不捨得換啊。為了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