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第1/4頁)
蘇懷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目前姜宵計劃已經很周翔了, 已經到了和秦老闆那邊聯合起來準備要實踐的程度。
不過雖然設想的時候是打算延續原來無限實體店的優勢,那也不可能佔原來店的位置,主要是原來的地方太小了, 而且各方面也不合適。
做中高階生鮮地方要大很多,類似於一箇中型超市。而且生鮮類產品要特別的儲存環境,特別是面向的消費者群體不一樣,他們要再做一次選址。
就地點而言,先鋪的城市自然是國內一線以及幾個重點省會城市, 姜宵和秦老闆都是手筆不小的人,可算作是財大氣粗, 他也有足夠的預算讓他隨便試水。
首批投入建設的門店預計是二十家左右。
可一線裡面地方也大的很, 這二十家到底放在哪裡還是個問題。
開實體店最重要因素就是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這種選址方面本來可以交給下面的人來做, 不過姜宵看了下面人遞過來的建議,有點不太滿意。
看初稿裡面這二十家的選址光價效比來說當然算是很好的,基本上都是大型商場,下面人也不可能糊弄他。
但是這種遍佈全國城市的店,姜宵說不清楚對本地來說算不算是最好的選擇。各地的發展情況和發展規劃都不一樣,大型商場也多的是,實體店定下之後很不好搬遷, 得結合未來一起看。
畢竟是頭一次做, 大膽嘗試,小心落地。所以這事情姜宵先去找了林濤聲談過,林濤聲覺得很好, 但建議他還是去問問詠江比較放心。
詠江是房地產企業,而且是近些年來做的比較成功的房地產企業,乘著房產飛漲這股子東風, 工程早就遍佈全國了,在姜宵名單上的那些城市基本上詠江都有工程佈局。
姜宵前幾天和藺爺爺談過,但要了解更多,還是要問藺成聿最合適。
老爺子也巴不得他們兩個能多說說話,即使只是談工作。
藺成聿當然很高興能幫他,姜宵願意把這件事情和自己說,是信任的表現,他仔細看著姜宵的實體店規劃圖,然後一家店一家店的給他說,說的很細。
姜宵做的實體店全是直營模式,為了保證質量和管理效力,他不打算搞加盟,所以每一間店的選址都需要自己定好。
柳江深城荔市還有姜宵之前常去的濱海那邊是比較熟的了,這些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還有數十個姜宵不怎麼熟甚至都沒去過的城市,藺成聿卻瞭如指掌。
他和姜宵說市政規劃,說那些城市的發展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