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州情(一) (第3/4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邵樹德虛心受教。這就是不事生產,只懂打打殺殺的後果了。有了蠶桑業,就等於有了錢,因為在這個年代絹帛是承擔了部分貨幣職能的。而且桑木還可以制弓,是軍工產業的原材料之一,再加上廉價的牛角、牛皮、牛筋,至少可以說,在騎兵用弓方面,製作成本要比別的地方低很多。
“宋別駕,那邊大好平地,為何卻任其長草,放牧牛羊?”往前走了一段後,邵樹德指著一處河邊平原,道。
那裡的水草非常豐美,似乎是因為汛期河水氾濫的緣故,將大量營養物質給衝上去。洪水退去後,牧草便瘋長起來,成了一處絕好的放牧地,產出的牛羊肉的味道應該也不錯。
“一則河堤缺失,汛期氾濫,淹沒農田;一則缺引水之渠,無法灌溉。”宋樂解釋道。
邵樹德點了點頭,這個道理他明白。不是靠著河就能灌溉農田的,因為地勢總有高低,太低易被淹沒,太高取水不易。只有少數地勢剛剛好的地方,才能利用現成的水資源灌溉,而這些地一般都已經被開發了。
“貞元七年,夏州開延化渠,引烏水入庫狄澤,灌田二百餘頃。此後三十年間,開渠愈廣,田地愈多,至元和七年時,夏州貯粟高達八萬斛。後吐蕃圍靈州,軍食絕,夏州以牛馬雜運米六萬餘斛至靈州。”宋樂侃侃而談:“元和中,振武軍墾田,引金河水,灌溉四千八百頃,收谷四十餘萬斛。使君,要想得糧,必先開渠,而今龍泉、大斌二縣,灌渠可多?”
“不多,甚少。”邵樹德搖頭。
後世建國初期,為提高農業產量,一大舉措便是發動民眾大修水利,利用天然地勢大量開挖小水庫,貯存汛期水源,再開鑿渠道,灌溉農田,成果斐然。甚至一直到九十年代,邵樹德印象中冬季農閒時,農村還要派人上河清淤。
這水庫和灌溉渠網,確實是農業發展繞不開的坎。龍泉、大斌二縣,若不惜民力,大肆開挖水庫、溝渠,許多無法利用的閒田可就派上用場了,糧食產量必然大增。但這事,怎麼說呢,容易引起民變啊!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讓別人來幫他們開挖,代價也由他們來承受。
邵樹德心裡有了數,繼續聽宋樂介紹農事。
“宋別駕,近日我讀史書,言貞觀十四年秋,太宗欲往同州狩獵,劉仁軌建議‘退延時日’,理由是農作未畢,‘禾下始以種麥’。這應是越冬小麥吧?為何不見夏綏諸州種植?”聽了半晌,邵樹德突然想到了個問題,即此時關中都能一年兩熟,甚至連偏遠的河西走廊、燕山南麓及靈州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