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 (第1/4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和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宥州城。
宥州城就是長澤縣城,本屬夏州,城外有胡洛鹽池,產青鹽和白鹽。夏綏四州一斗鹽值不到百錢,關中可能會達到一百二三十錢。但這與他們沒關係,因為關中大部分地區吃的是河中兩鹽池出產的鹽,年產40-50萬石。也就是說,王重榮這廝靠賣鹽,一年就能賺大概七十萬緡錢,果真土豪。
宥州鹽池的產量,一年不過十萬石罷了,能給拓跋家帶去十餘萬緡錢的收入,其實並不多。他們所處的位置太差,附近都不是什麼人煙稠密的地方。關中市場,既要與河中鹽搶生意,也要和年銷售額幾近六十萬緡的川鹽競爭,難度可不是一般地大。
這個年頭,可不是有鹽就能賣出去變成錢的。豐州天德軍也有鹽池,且質量不錯,開元年間還是貢品,結果如何?遠離主要市場,乏人問津,也就滿足本地及振武軍那邊罷了,市場份額小得可憐。
朔方軍轄下的鹽州,是後世西夏最大的產鹽地。人家的商業經營做得更差,市場份額也就比豐州鹽大一些,但遠遠不如宥州鹽。
所以,拓跋家的主要收入其實還是靠販賣牲畜、皮革、藥材,而不是靠賣鹽。除非他們能有個北宋這種“好鄰居”,透過政府行為,將鹽價大幅度提高,一斗賣幾百錢,才使得一斗只要百餘錢的西夏鹽大舉走私入侵,變相擴大了市場份額。
但這個年頭,大唐的鹽價很低啊,你想賣,有人買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一年十餘萬緡錢,對拓跋家也不無小補。可以讓他們向外採購不少東西了,比如軍械。宥州的冶鐵工業,可還不如夏州呢!
但從去年年底開始,定難軍節度使邵樹德暗中約談夏、綏、銀三州的鹽商,令其儘量採購豐州鹽。而天德軍那邊也十分配合,將價錢壓得很低,一下子讓宥州鹽少去了很大一塊市場,收入驟減。
今年四月份邵樹德率軍北上草原之後,雜虜各部紛紛臣服,他們也開始用豐州鹽,拓跋家的收入進一步減少,財政上開始出現問題。
拓跋思諫最近正為這些事煩呢。家大業大,兄長又養了那麼多兵,每日裡的花費十分巨大。如今食鹽銷售出現了問題,北邊草原上的雜虜也不再進獻牛羊、皮革、藥材、蜂蜜、蠟等物事,再這樣下去,這個家就沒法當了。
“大兄,今日羅樹部遣人來要器械,言欲北上草原,殺了嵬才蘇都,奪回自家草場。”拓跋思諫走進了房間,焦頭爛額地說道:“如何回應?”
“賜些鹽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