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 (第2/4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誠剛離開華州,趙光逢去了長安,身邊就一個筆桿子盧嗣業,居然沒幕僚了。也罷,沒幕僚談事,就看書。《隋書》讀完了,就讀《周書》,後周(北周)與國朝很相像,讀著也挺有意思。
七月初十,邵樹德帶著大軍走原路返回鳳翔。
臨走之前,興元府大小將佐皆出城相送。有諸葛大帥生前的意志,還有徵討洋州、諸葛仲保帶來的威勢,山南西道十一府州應是穩了——至少短時間內不會出什麼問題。
擬派兵留守的四個地點,讓邵樹德有些犯難。
別看如今坐擁六萬大軍,但要守禦的地方太多,兵力一分攤,真的沒幾個人了。
河渭鎮駐兵1.55萬人,山南西道和興、鳳二州再派駐個萬餘兵馬,就只剩下三四萬人了。以後再出徵,扣掉留守的一兩萬人,竟然就只有兩萬機動兵力可用。兵雖精,但人數是個大問題,如之奈何。
總不能學朱全忠,打哪都傾巢而出吧?之前他攻朱家兄弟,後方乏兵,剛拿下的鄭州被秦宗權攻陷;這次南征蔡州,聽聞前陣子剛拿下的許州、汝州等地,又被北躥的秦宗權部屬抄掠。
也不知道朱瑄、朱瑾兄弟在做什麼,就不知道抄朱全忠的老巢嗎?就這麼害怕被報復?你們不主動進攻朱全忠,待秦宗權被滅後,人家也會主動來打你們。
好吧,也許還有深層次的原因。這年頭大多數藩鎮軍士,對出鎮作戰都抱有很強烈的牴觸心理。能把部隊拉到外鎮去打仗,戰鬥力還不明顯下滑的,那都是有本事的大帥,因為這顯示了他們對基層部隊的把控能力。
朱家兄弟,兵變上臺,應該沒朱全忠那種白手起家的威望,難怪,難怪!
八月十五,大軍抵達鳳翔府。這一次,邵樹德沒有駐紮在城外,而是入住府城。
朝廷的旨意已經下來了。罷武定軍,屬州進行分割。
同平章事、邠寧節度使折宗本移鎮鳳翔,還給他加了個侍中的榮銜。該鎮名字裡去掉了“隴右”二字,轄鳳翔府、隴州、洋州、興州、鳳州,實力比起之前略微有所下降。
定難軍供軍使李延齡任邠寧節度使,加同平章事。
復置隴右鎮,在原河渭五州的基礎上,加了三州,共八州之地。
武州,鹹通年間曾收復了一部分,州治僅在皋蘭鎮上,實在可憐。朝廷也不好意思認為武州收復了,就這麼糊塗地放著。後世直到昭宗龍紀元年,募民屯墾,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於是將其改名階州。
根據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