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破騎 (第1/4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蔚藍的天空上,白雲是那樣地潔白悠遠。
廣袤的綠洲草原寂靜無聲。
陡然間,戰鼓敲響。
仿若一聲驚雷,更如一隻盛怒的洪荒巨獸,發出了意義明確的咆哮。
上萬只馬蹄同時奔湧起來。
嘶鳴聲、喊殺聲、甲葉碰撞聲、兵刃出鞘聲,嘈雜的聲浪在無邊無際的曠野上傳播開來,直至遠方。
空中傳來了連綿不絕的嗡嗡聲,箭矢如雨點般落下,叮叮噹噹地敲在鐵甲上。仔細一聽,頗有些江南煙雨天時,雨滴敲擊瓷碗的聲音。
但這是塞北的金戈鐵馬,是中原大地上也極少見到的大規模騎兵集團的會戰。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場不太中原的騎兵廝殺。
長城以北,引弓之國。
草原之上,經常有許多獵儀,一年多次,參與者眾多,受眾很廣,即便是地位低下的牧奴也經常參與。
因此造就了大量會騎馬射箭的牧人,而其中的佼佼者,被大汗選入身側,組建精銳。
夜落紇默啜親領之三千人,就是此類精騎,技藝高超,騎射雙絕。
今日回鶻人選擇的是典型的草原騎兵戰術,即中央突破,兩翼包抄。三千精銳為中軍,左右兩翼各千騎,一上來就傾巢而出,試圖將迎戰的五千餘唐軍騎兵擊垮。
邵樹德站在組建完畢的高臺上。臺下是披甲列陣的六千步卒,一千騎卒位於臺後,分成兩部,隨時策應,此皆天柱軍。
而在正前方,鐵騎軍、豹騎都早就開始緩緩加速。
豹騎都451騎鐵鷂子衝在最前面。
他們的裝備是“病態化”的,重型長馬槊,人馬俱披重甲,威勢驚人。
這樣的裝甲槍騎兵,其實已經不流行了,最大一個原因,就是馬槊太長、太重,騎士無法兼用弓箭。
在裝甲槍騎兵的黃金年代,北魏陳留公拓跋虔“槊大稱異”,“臨陣,以槊刺人,遂貫而高舉”。但在需要遠射殺敵的場合時,則“頓槊於地”,騰出雙手後彎弓搭箭,侷限性太大了。
東西魏邙山會戰,西魏大將賀拔勝“以十三騎逐神武(高歡)”。追到最後,只有賀拔勝一人在追,“持槊追齊神武數里,刃垂及之”,差一點就乾死高歡。關鍵時刻,段韶用箭擊斃賀拔勝之戰馬,讓高歡逃出生天。
事後賀拔勝懊悔不已,嘆曰:“今日之事,吾不執弓矢,天也。”
裝甲、長槊,殺傷力大的同時,天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