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 (第2/7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不降低工錢的情況下,把成本降下來。
這個要求有些奇怪,不過對他們有好處,魏氏鐵匠鋪答應想想辦法。
“做農具並不難。”野利經臣說道:“某這便讓人做犁、耙、鋤、鏟,進獻給大帥賞鑑。”
“好,某等著。”邵樹德笑道:“哪家做的農具又好用又價廉,某便讓營田司買哪家的。”
“自無問題。”野利經臣笑道。
五萬件農具,可不是什麼小買賣,其利大焉。而且這都是小事了,關鍵還是軍器的採買,那個更有賺頭。
邵樹德看著野利經臣興奮的模樣,有些想笑。
他根本就不明白自己的意圖。
穿越者到古代,發明一個東西,有用嗎?不敢說全部,八九成沒用,因為沒有體系,不存在其生存的土壤。
邵樹德見過靈州都作院用的那種一推一拉的雙木扇風箱。這玩意唐代就有了,然後消失了,一直到元末明初,才再一次出現,合著你重新發明了一次歷史上已經發明的東西是吧?
最坑的是,還一直用到清末,整整一千年,沒有任何本質的進步。
隋代發明的筒車,消失了。後來人翻箱倒櫃,從故紙堆裡找,幾百年後搞了一個差不多的。
為什麼不斷湧現發明,然後不斷消失,最後再重新發明?
戰亂是一個因素。但這說明使用得還不夠廣泛!如果一種東西有很多人在用它,有很多人在製造它,有很多人在維修它,那它就是剛需,即便有戰亂,也不會消失。
簡單的一個筒車,發明它的人可能沒掙到什麼錢,製造和推廣的人也沒掙到什麼錢,自然大家都漠不關心了,這就是沒有普及和推廣的重要原因。簡而言之,火種沒有散開。
穿越這種東西麼,歷史上其實“真實”發生過。
歐洲大航海時代,有一艘船在美洲近海沉沒,有幾個人死裡逃生,游泳上岸,其中有教士,有軍人,有水手。他們被印第安人救了,很好,運氣不錯。
十餘年後,他們被一艘英國還是荷蘭商船發現了。發現時,這幾個人和印第安人一起,使用石質農具種玉米。他們沒給印第安人社會帶來一絲一毫的改變,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穿越者發明的東西,如何才能不被時代給整消失,有它生存下去的土壤,並且自我進化,這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邵樹德在做一個實驗,看看能否建立一個體系,徹底解決這個難題。
體系如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