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新家 (第1/5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全是蜀中絹帛,看來蜀地定是極富。若能取之,糧或沒法北運,但茶、絹卻可大量北運,這便能養好多兵了。”王建及兜裡一文錢都沒有,不過仍然擠在人群中,看那一匹匹絹帛。
不得不說,他是大開眼界了。
他知道絹與絹之間差別很大,比如用彩色絲線織成的多重、多層織物蜀錦,就非常名貴。但現在更是知道,同樣用料、同樣大小的蜀錦之間,因為花紋精美的差異,價格差別也很大。
李罕之給大夥賞過絹帛,但那是粗絹,也不知道哪產的。有點像他在綏州見到的本地雜絹,一匹賣三百錢就差不多了,什麼圖案都沒有,與繡有花樹對鹿、鬥羊、翔鳳、盤龍、天馬、辟邪、芝草等圖案的蜀錦能比嗎?
過了帛練行,便是旗幡招展的酒坊,各色酒都有。柏葉酒、菊花酒、桂花酒、屠蘇酒、藥材酒、葡萄酒等等,皆可見到。王建及有些想不明白,河南都不讓釀酒了,夏綏聽聞產糧也不豐,怎有這麼多酒坊?
不過看到許多髡髮党項人過來買酒,他若有所悟。
西北苦寒,不喝點酒確實難熬。尤其是這些草原牧人,一旦嘗過了酒的好處,就會牽著牛羊過來換酒喝。
當然也有拿蜜過來換酒喝的。蜂蜜,是草原的一大特產,王建及也是第一次知道。
草原上的土蜜,色青白,濃厚味美,與樹上採的木蜜差不多,都是上等蜂蜜。差一點的就是崖蜜了,在高山岩石間採得,色青赤,食之心煩,其蜂黑色似虻。
怎麼這麼多草原人來做買賣?夏州的草原蕃人,已經習慣到這裡來交易了嗎?
如果形成習慣,還會寇邊麼?草原上活不下去,就到夏州城裡做工,或者乾脆去賣命打仗,這或許便是夏州較為安定的一大原因吧?
王建及能理解這些蕃人。你得給人家指明一條活路,造反寇邊的風險,蕃人亦知之,掉腦袋的可能性在八成。那麼如果今年有白災,或者牧草不豐,草原上養不活那些人,就南下到漢人的城市裡,腳伕、力子、掃地夫、杖家,總能找到一份餬口的事幹幹。
有這條活命的路子,即便是蕃人,也不至於造反寇邊。沒人天生那麼賤,就愛打打殺殺。
就是楊師厚都沒那麼賤!
王建及又想起了之前見到的大通馬行的兩百騎卒,都是宥州草原上的党項人。是不是也是災年被募集起來到馬行做事的?
這其實是一個辦法啊。哪年草原牧草不豐,災害嚴重,就募一些人入軍。聽聞他們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