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雀東南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必然出兵向豫章,兩地同時用兵孫權必然前後有顧。不日主公拿下豫章,便會派人前往丹陽送信,你可與主公同時出兵,再下鄱陽,如此三地一旦到主公手中,孫權必敗。江東各州也將盡歸主公。”
“士元謹記先生教誨,定然不負主公與先生所託。”
“你二人可自行退去,儘早準備出兵。”
“是!”
隨即二人挽手離去,李北川看了個滿眼,看來這哥兒倆關係的確不一般。
“北川,攻豫章北川可有良策。不妨說來聽聽。”
“北川心中已有計劃,但也有疑慮。”
“但講無妨。”
“其一,孫權得知主公南下,必然派周瑜前來,周瑜文武雙全,麾下文臣武將更是多如繁星,孫權少年得志,可派人前往會稽孫權處散步謠言,就說江東大亂周瑜欲反,孫權不過一小兒,必然會被謠言所累,懷疑周瑜。不能保證孫權讓周瑜撤回會稽,但也必然讓二人心生間隙。
但是如果孫權讓周瑜撤兵周瑜絕對不會撤,作為一名軍事主官,周瑜很清楚眼下的形勢,一旦撤兵豫章必被主公所得。孫權讓他撤,周瑜不撤,不用主公出馬,周瑜早晚死於非命。畢竟這江東只能有一個主公。”
“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
劉備還想說什麼,但是想到自己的四弟李北川前段時間還私自募兵,私自出兵,就把嘴閉上沒有繼續說下去了。頓了頓換個話題繼續說下去,
“那北川有何顧慮?我有些不解。”
“即使周瑜回會稽向孫權覆命,但我們仍要攻打豫章,攻城我倒是也有計謀,只是攻城勢必會有極大的損失,無論是兵士還是百姓,所以才說心有顧慮。”
“北川沒有更好的辦法嗎?”
“沒有,若是想攻下豫章,必然強攻,若是周瑜被孫權召回,那時豫章便可攻取,如若周瑜不肯聽孫權詔令,我軍在豫章定會有一場惡戰。”
“北川何必憂慮,打仗本來就是有死有傷,憑我手中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寶馬,何愁他豫章難以拿下?”
“就是,關將軍所言有理,柴桑駐軍十萬有餘,江東人馬不過十萬之眾,豫章也僅有數萬人馬駐守,就算周瑜前來豫章,那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說話的正是大將魏延,李北川知道魏延新投劉備,急欲立功,所以急於攻城陷陣,以立下功勞。
“董嗣你為何一言不發?你在豫章盤踞多年,對豫章各地必然瞭如指掌,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