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裡天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月中,僱農的房舍修築完畢,陸續也都從客舍搬了過去開火燒灶,一時間村子裡又多了好幾股炊煙。
僱農也依言行事,把家裡的子女送到了張家做事,一夕之間張家就多了四五個能吆喝做事的。
大的十二三,小的十來歲,倒是都能安排差事兒做的年紀。
許禾把人交給來的早的黃芪和甘草學學規矩,他和張放遠還忙碌著入新宅的事宜。
兩口子考慮著既然僱農都已經安置了下來,又都耕地種田了,那他們也就能安心搬去城裡。
其實村裡和城裡兩頭都可以住,這頭產業不少,定然還是要時常回來查檢的,不過他們兩口子去了城裡也不憂心,張家說到底不止他們兩口人,他大伯四伯都會照看著家裡。
“這朝我就不同你們兩口子搬去城裡住了,在村裡住習慣了,再者我又惦記著客舍茶棚的生意。”
張世月幫忙整理著兩個小朋友的衣物玩具,兩口子是理所應當的讓她跟著去城裡住享福的,但她左思右想,還是更想留在村子裡。
“村子裡在家閒坐夠了,出門隨便都能找著點事情做,地裡拔一把草啊,鋤半塊地,周遭都是熟識的鄉親,日子好打發。”張世月道:“小娥也有了,等月份大了說要我去照看,村子這頭怎麼也比城裡近嘛。”
張放遠還想勸兩句,被許禾叫住:“便隨二姑的意吧,左右城裡到村子也不是多遠,又不是不能常見了。”
他很能理解張世月,人上了年紀捨不得離根兒,也不如年輕人更能適應新的環境,再者孩子又在村子裡,哪裡願意挪地兒。
張放遠也就只有答應下來。
家裡收拾妥當,兩口子便想著儘快搬去城裡,早點把孩子的老師確定下來才好,沒先走,倒是來了個稀客。
“聽聞瑞錦和瑞鯉要尋開蒙老師,你們兩口子還未曾尋到合適的,怎的也沒有讓韶春告知一聲,說來總歸是連襟,親戚一場,理應當互相幫忙才是。”
張放遠讓許禾去斟茶,把人支了出去,單獨留下來同最近春風得意的費秀才說談。
倒也不是他心眼兒小見不得自己媳婦兒和費廉說話,實在是留著許禾他反倒是更會裝模作樣說大話。
“這事兒我們也想過了,念著費秀才教導的孩子年紀都要大些,兩個孩子還小,怕是要更加費心管教才是,只恐費秀才忙碌不過來,還是去城裡請個先生更為妥帖些,也好讓我跟禾哥兒安心。”
費廉道:“怎會,我對學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