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一子解雙徵(4k) (第1/6頁)
漁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筆趣閣頂點.,最快更新重塑千禧年代!
方卓是在深夜十一點五十二分落地廬州,繼而前往冰芯廠區,到達時已經逼近凌晨一點。
如此匆匆,只因為這邊通知了新陽研發實驗室的最新訊息,由柴慶良領導的一支團隊在使用新的聚酯環族丙烯酸酯之後構建出了合適的樹脂體系,進而在原有的基礎上推出一款arf光刻膠,經初步測試之後呈現的結果是——可用。
只是初步測試,但簡單的兩個字格外動人心絃。
“可用”。
任何人都知道易科與冰芯如今的處境,也因此,當方卓接到電話,他就知道敢於在這種情況通知給自己的資訊必然極其關鍵,也必然已經有了相當的把握,只是出於謹慎沒有打出百分百的包票。
凌晨一點十五分,方卓見到做出可用光刻膠的研發團隊負責人柴慶良,聽取他對相關情況的彙報。
柴慶良語速不快,重點談到新的環族結構對聚合物在耐熱性、光學效能等方面的影響,以及,三種配方樹脂的相互作用。
方卓對研發人員的彙報特點已經頗為習慣,耐心聽完這一通講述,詢問道:“這樣的光刻膠應用到生產之中,預計剛開始的良率能達到多少?”
“30%左右。”柴慶良平靜的答道。
這樣的良率對於一家晶圓製造企業無疑是不合格,是難以提供競爭力的,但是,這已經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
在座的人都清楚這種突破所能帶來的意義。
不過,作為新陽的掌門人,王福翔聽到這裡還是多說了兩句:“這次的光刻膠繼續調整配方成分,提高它對波長光的敏感性,降低線寬粗糙度再提高成像質量,相信能在良率上繼續獲得提升。”
他扭頭看向柴慶良,問道:“對吧,我這樣說沒錯吧?”
柴慶良沉吟片刻,慢吞吞的答道:“理論上是這樣,但實際工作上的推進也不一定,反正就是做做看。”
王福翔有些無奈,這位柴工就是這樣……
實際上,新陽廬州這邊同時進行著12款光刻膠樹脂的研發,原本是另一個團隊比較有希望,但沒想到柴慶良這邊先有了突破。
柴慶良這人吧,就是蔫蔫的,給人的感覺是“突破了是不錯”“沒突破就沒突破吧”“也許能提高良率”“也許提不了良率”,怎麼著都行,沒有一點激情。
但是,如今初步測試的結果已出,他這哪裡是蔫,分明是能成大事的穩重,是臨危不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