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豆渣餅 (第2/2頁)
胖綿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雷聲隆隆不下雨,大雪紛飛不覺寒。 這說的就是石磨。 石磨是農村幾千年來常用的糧食加工工具。 從古代流傳下來已經幾千年,融入了一代代工匠們的智慧,且仍在不斷持續改進。 石磨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面的部分叫磨扇,下面的部分叫磨盤。 兩扇磨扇中間專門鑿有一些凸凹的斜線紋理。 紋理是以磨軸為中心向四周散開。 下磨扇是固定在磨盤上的,上扇中間有一個相應的套子,兩扇相合以後,上扇套子可以繞軸轉動。 兩扇相對的一面,鏤刻著許多紋理。紋理溝也是一片密密匝匝的空膛,叫磨膛。 膛的外周製成一起一伏的磨齒。 上扇有兩個磨眼,磨面的時候,糧食透過磨眼均勻地分佈在四周,被磨成粉末或者漿沫從夾縫中流到磨盤上。 此時李青峰磨的是加水的黃豆,那豆漿沫就會一點一點的彙集到磨盤上,然後流動到下邊裝豆漿沫的桶裡。 這磨豆漿跟磨乾麵不同。 磨豆漿不僅需要把黃豆浸泡一個晚上,而且磨的時候,還得加水。 豆跟水的比例一般在1:5左右。 而且還要一點點放,不能一次性放太多,不然會導致磨扇磨不動,或者磨出來的豆漿不夠細膩。 因此,李青峰的大力氣在這項工作上雖然討得到便宜,但卻不多。 他得控制力道,緩慢而勻速的轉動磨扇,不能操之過急。 等把豆漿全部磨好之後,還得過濾一下。 過濾物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潔白且流動性增高的液體就是豆漿。 另一部分被包在紗布裡的固體就是豆渣。 李青峰趁著孩子還沒睡醒,就把豆漿放到鍋裡慢慢熬煮。 同時,又把豆渣放入盆裡,打入幾個雞蛋,再加一點葛根粉、鹽巴、食用油等等。 攪拌均勻後,用手抓成圓球狀,放入燒熱刷好油的鐵鍋裡,再用鍋鏟一壓,就成了圓餅。 這豆渣圓餅煎至兩邊焦黃便可撈出。 因為今天是第一次做豆漿,量不大,豆渣也不多,總共就煎了十來個豆渣餅。 香噴噴的味道好像一連串的螞蟻,悄無聲息的爬入了子衡的鼻子中。 他猛地睜開眼睛,坐起身,大叫:“爸爸,好香啊。” 一旁哼唧了一晚上沒怎麼睡好,到了快天亮時才沉沉睡去的子瑜,在哥哥的這一聲驚呼中,渾身一震,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帶娃回村後成了大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