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被迫熟練的官員在南洋海域游來游去,被趙學寧從蘭芳本土調遣到各個地方擔任職位。
這些人有些甚至只是剛剛從政法學校的進修班裡面出來,很多人都沒有實際的處理政務的經驗,就被迫投入了使用,去治理一個又一個的集體農莊,而稍微有一點經驗的,起步都是縣長。
沒辦法,缺人始終是一個問題,但與此同時,需要統治的人口也不算很多,與帶清境內動輒幾十萬一百萬人口的大縣比起來,蘭芳壓根兒就沒有幾個正兒八經的縣能拿得出手。
治理的人少,那對於治理水平的要求就不會很高,等於有足夠的緩衝期能讓不熟練的官員上手嘗試,試錯成本也會比較低。
反正大家都是剛從矇昧時代脫離出來進入農業社會和前工業社會,治理的人和被治理的人都是草臺班子,大家就先湊合著,說不定還挺合適的,對不對?
結果還真就是這樣。
正是所謂的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
蘭芳的大部分基層官府都是草臺班子,治理的民眾也沒經歷過精英治理,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精細的治理。
主要在蘭芳之外的那些新領土上的原先的政權,那些原先的治理者們連草臺班子的人都不如。
尼德蘭殖民者,西班牙殖民者,西山政權,舊阮氏政權,也就一個暹羅政府在鄭信時期有點樣子,其他的都是些什麼妖魔鬼怪?
蘭芳的新手上來治理就是照本宣科,沒什麼創新,也不敢搞什麼這個那個,結果還就真的適合了當地的實際情況。
大家都是沒什麼能耐的一盤散沙,重新組合一下,還挺適配。
在治理初期的大恢復階段,還就真的正好不需要官府的大量介入,只要給農民安穩的環境和足夠的生產資料,他們自己就能營造出一個政通人和的局面。
大恢復時期,主打一個官府不要過度干涉恢復,只要維持和平安穩的局面,就夠了。
那就這樣唄,只要時間足夠,草臺班子也能正規起來,草臺班子的人也能變成精英,衣衫襤褸的老農民也能變成熟練的土地經營者。
這段時間,趙學寧也沒怎麼打仗,安安穩穩治理了自己的國土好幾個月,四處巡查,查缺補漏,同時密切關注著清帝國內部的動向。
他本以為清帝國至少對於他攻佔南越之地的這件事情會有點反應,但是就他目前散佈在沿海三省之地的那些農莊組織的回覆訊息來看,清帝國似乎對此完全沒有反應。
他們完全沒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