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晚上是真熱,也不知道供電什麼時候能恢復,唉,要說為了預備停電,專門養頭驢子,再買個畜力發電機,那花費又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再怎麼說,手裡也得存著給兒女在羊城港蓋房子的錢吧,雖說未必用得上,但孩子需要的時候,不能沒有。
雖然買地這裡,提倡‘早分家,晚分產’,也就是說,年輕人出社會工作,或者是成婚之後,就從原本的家庭中分出去過活,長輩可以在分家的時候給一筆饋贈,算是對孩子的支援,但大頭的財產要等老人去世之前再分。很多人在分析這一點的時候,講得也是直白——老人手裡有錢,子女們看在錢的份上,都爭著來孝敬討好,看到的是一幅光景,可沒錢的話,那就要考驗子女的良心秉性了,這又是何苦呢?
這確實是一種比較新的思想,大家的觀念也是需要轉變的,買地這裡沒有敏朝那種濃郁的孝順氛圍,他們講的是另一種道理:買地凡事是講究公平的,既然他們對父母的要求很低,只是提倡父母把孩子養到能斷奶的歲數,甚至還會因此給點物資,讓喂的奶不至於白白虧本。
接下來若是不想要,把孩子舍給孤兒院都行——相對應的,買地對子女的要求也很低,老人老了以後,只要還能動,官府都不強硬要求子女贍養,真的自己完全糊塗,起不來床了,那給口吃的也行,或者花點小錢,舍到養老院去,任其自生自滅,官府也是允許的,至於街坊會不會議論指點,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養老院、孤兒院的環境,就擺在那裡,大家都可以去看的,只能說進了這兩院,不過是比去礦山要好些罷了,小孩還好,夭折率高點之外,要長大還是不難的,只是受到什麼培養,學到多少技能,是不是隻能去做粗活,這些區別而已。
老人就不一樣了,家人陪護得好,能活個五七年的,進了養老院幾個月就沒有的都有,裡面的幹事也談不上虐待,只是近乎於不聞不問:飯是有給的,為了消化好,給的還都是米粥,但要說餵食,幫著翻身擦身,那就想太多了,自己吃不了,那就是慢慢餓死,天氣寒暑,也不會及時為他們添減衣物,至於說有病了請醫生、好好護理……更是天方夜譚,一個幹事管四十人,每天光發飯、送洗衣物什麼的都忙不過來了,發燒兩天內能抽時間送去醫院,都算是很有心了!
可以說,養老院就是給一塊活人墓地,進去以後慢慢地等死罷了,只是比把老人拋棄在荒野要稍微好一些。真正心甘情願住進去的,多數都是實在沒有別的依靠的老人,這地方有一點倒的確是好的——那些孤老,就算出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