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一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限度的獲得能量。
太空艙上面的發動機緩緩的轉動,每一塊太陽能電板都開始緩緩的變動,很快太陽光就垂直照射到每一塊太陽能電板上面。
“開始轉換為電能。”
輕輕地啟動,計算機上面的資料就開始飆升起來,1萬塊太陽能板,每一塊的情況都能夠準確的掌握,一個小時後,太空之中太陽電板發電的詳細資料就出來了。
“總髮電量達到12948度,算下來差不多每一塊電板一小時的發電量達到了差不多1.3度,這個發電效率有點驚人。”
羅逍遙看著計算機當中的資料,滿意的點點頭。
一般來說,在地球上面民用的太陽能發電板,如果光照條件還不錯的話,一塊一平方的太陽能發電板一天大概能夠發電0.5度左右,可是到了太陽之中,發電效率達到了地面的幾十倍。
而且在太空之中太陽能電板可以始終做到和太陽光垂直,同時全天24小時都可以發電,又不受到氣候、季節變化的影響,這個發電效率就更高了。
10000平方的太陽能發電場一小時發電近1.3萬度,24小時就是31.2萬度,一年就是11388萬度,要知道三峽水電站一年的發電總量大概在1000億度左右,如此算下來的話,差不多有1000萬平方左右的太陽能電板的發電量就可以當一個三峽水電站了。
要知道一個三峽水電站的總投資,僅僅只是賬面上能夠統計的就達到了1000多億華幣,如果算上移民等等費用,投資額就更加的浩大了。
然而此時在太空之中要建設一座1000萬平方的太陽能發電場,它的成本不到200億,連三峽的七分之一都不到,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空天飛機的普及,讓往返太空之間的成本越來越低,成本最大的反而是這些高科技的太陽能發電板。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空之中,一面巨大的鏡子越來越大,很快面積就超過1000萬平方,在地球上都已經能夠用肉眼看到。
“200億就能夠在太空之中建造一個三峽水電站!”
“太空之中1000萬平方的太陽能電板發電量相當於一個三峽!”
“新的能源時代已經到來,國家計劃全面淘汰傳統的燃油汽車,大力推廣新能源電動汽車。”
華夏官方的宣傳渠道,從電視新聞、報紙、網路等等,類似於這樣的標題再一次的引爆了整個華夏,其中詳細的資料就是引用了復雲集團新建好的這座位於太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