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獅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不可能就想明白,不過,有一點大致可以肯定——確實不是埋伏;因為,狙擊雖然猛烈,但並沒有人從防線後跳出來追擊我們,中國人的意思,似乎是將我們趕跑了就心滿意足了。”
“我們終於撤出了‘河道’。”
“‘河道’裡,留下了幾十具祖阿夫兵的屍體。”
“傷亡雖然慘重,不過,就整個祖阿夫營來說,元氣仍在;考慮到我們跌進了那樣大的一個陷阱裡,最終還是掙扎著爬了出來,雖然皮開肉綻,骨斷筋折,但手腳畢竟皆在,這個結果,亦算差強人意了。”
“我們爭分奪秒,以原路返回;路上,我還在想:‘他孃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這個問題,直到整個北圻戰事行將結束之時,方才有了答案。”
“我們的情報工作,確實出了重大的紕漏。”
“法蘭西帝國對中國和越南的遠征,是在一個很倉促的情形下做的決定——遠東第一軍和‘北京—東京’艦隊成軍之前,法蘭西帝國在越南的北圻並沒有直接的存在——彼時,歸化於法蘭西帝國沒多久的南圻,尚未真正消化掉呢。”
“因此,我們的北圻的情報——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中國人兵力之數量、部署——主要來源於兩股勢力:一,春水社;二,吳鯤。”
“春水社主要在北圻的南半部活動,其勢力範圍,以升龍、山西為中心,向南,及於紅河口,向北,及於宣光、太原;太原以北、以東,就力不能及了。”
“就是說,對於春水社來說,太原經已比較勉強了,太原以東的諒山,更為其鞭長莫及。”
“北圻北半部的情報,我們本是依靠吳鯤提供的,可是,中國‘桂軍’馮子材部入越,同‘軒軍’一起,將吳鯤部由北圻的東北一路趕到了西北,而諒山,在北圻的東路。”
“結果就是:太原的情報,模糊不清;諒山的情報,完全斷絕。”
“而山陽戰役中‘多’出來的那五、六千中國人,就是從諒山調往太原的。”
“春水社的情報,本來並沒有錯——太原的‘軒軍’,本來確實只有二千五百人;但我們不曉得,山陽戰役之前,太原已經獲得了援軍,其總兵力,早已經超過一萬人了!”
“本來,即便我們沒有獲得中國人增兵太原的準確情報,也應該引起足夠的警惕了——我們的偵騎已經發現,太原西援宣光的軍力,大約五千上下,較之原先的二千五百,可是足足多了一倍呀!”
“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