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石刻裡的內容,也印證了在這幅版畫上多出來的那顆星星絕非隨意填上去的,而是被實實在在地觀測到了。所以,你就別再用小時候那套來糊弄我了。我的航天工程師,和宇宙科學家爸爸。”
陳飛宇咬著嘴唇,焦頭爛額地看著那幅插圖。雖然心中草泥馬奔騰,但還得認真回答兒子的問題。
他最先想到的自然是太陽系雙星系統的另一顆恆星殘骸——黑矮星。但仔細一想,那個幾百個天文單位之外,只有地球大小且不發光的星星,是完全沒有可能被肉眼看到的。
“旭旭你看,咱們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在沒有望遠鏡的時代,行星對太陽的反光率就決定了,土星就是肉眼觀測太陽系行星的極限。假設,我說假設啊。太陽的光度因為我們未知的原因被增強了,那用肉眼觀測到天王星、海王星甚至是冥王星,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這幅版畫裡還多出了一顆星星,這就很難解釋了。而且如果你說的蘇美爾文明對天象記錄的嚴謹性來看,也不可能是彗星,因為彗星是帶著彗尾的。它就只可能是一顆行星,但即便我們天文觀測如此發達的今天,也沒有發現過太陽系中還有一顆行星的存在。”
陳旭撅著嘴巴說道:
“這還有點科學家的味道了。爸爸,你記不記得我以前跟你提到過,在你們天文圈曾經也有點熱度的尼比魯星。有一種假說提出,這是一顆軌道偏心率極高的行星,質量和火星相當。太陽的軌道迴歸週期長達六千多年,有沒有可能是這顆星星呢?”
陳旭的這一系列描述,一下子就讓陳飛宇想起了在陀螺裡經歷日德蘭大戰時,馬爾斯在無畏號的桅杆上,給他看導航星圖的時候,提到過一顆干擾星B。現在已經可以證實幹擾星A就是當時還是白矮星的黑矮星。
而傳言中同樣有著偏心率極高的尼比魯星,極有可能就是真實存在的干擾星B。但最大的疑問在於,這麼大的一顆行星,還有著規律的迴歸週期。
如果是在六千多年前的蘇美爾文明時期迴歸過,那麼在天文學高速發展的公元紀元二十世紀就應該是進入柯依伯帶以內了。特別是在哈勃太空望遠鏡升空之後,這樣特徵明顯的一顆行星是絕無可能沒有被發現的。
“爸爸!你又走神了!”
陳旭不滿地呼聲,打斷了陳飛宇的思緒。
陳飛宇甩了甩腦袋,說道:
“我是在認真思考你提出的問題,但暫時沒有想到合理的解釋。”
陳旭說道:
“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