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州政府都不歡迎這些企業,他們每年的產能都是有限的,再加上技術不成熟,產品容易收縮變形等問題,YBCO帶材的不可控成本相當高。”
“換句話說,YBCO帶材的價格波動區間很大。如果我們要向這些廠家採購YBCO帶材,安特吉要完全覆蓋風險的話,價格部門給出的建議定價將是傳統電纜的十三倍。”
三倍到十三倍……這個差異會讓所有能源公司用唾沫噴死安特吉。
其實傳統電纜十三倍的價格對於市場來說並不是難以接受的,但問題是能源大會一開,大傢伙心理對超導電纜的成本價都是心知肚明瞭。
明明只有三倍,你偏偏定價十三倍,整整三倍有餘的利潤,要不要那麼黑!難道要安特吉一家家上門解釋,這不是我的錯,上游供應商價格波動大,這顯然不可能嘛。
這定價一出去,安特吉恐怕要把全球能源公司得罪個遍。
而在商場上,你真把同行得罪光了,就離關門不遠了。
喬治就不明白了,明明是件大好事,為啥弄到後面就成個□□了。
為著這事,他整宿整宿地睡不著覺,這不,林易前腳剛進門,他後腳就跟來了。
“YBCO帶材價格區間這麼大?”林易眉頭微微皺起。
“對,也是我們評估部門的失誤,只問對方要了當時的價格,卻沒想到……”喬治苦笑,誰能想要一種非稀缺原材料產品的價格波動會這麼大。
“主要是政策原因啊……”進入九十年代以後,美國人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各地州政府對YBCO這種耗能汙染嚴重的企業有產能限制,產能限制加上技術不成熟,產品合格率不穩定,就造成了價格忽高忽低。
“那換個地方建廠呢?”林易摸著自己的下巴開口道。
“換個地方建廠?這也不是我們能說了算的……”
“不對,您的意思是,我們自己建廠?”喬治一連懵,他們安特吉是能源公司,電纜廠吧是自產自銷,本來就有,倒不奇怪。
但化工廠……
喬治覺得,等到董事會那群老古董討論出結果,大概黃花菜已經涼了。
“喬治先生,您誤會了,你是‘我們’而是‘我’。”林易指了指自己。
電纜廠專案和安特吉合作,是看重安特吉電纜廠的基礎,這化工廠就不同了,安特吉又沒有化工廠,他為什麼要給他們分一杯羹。
“政策不允許,技術水平也不成熟,那些化工廠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