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將門之後 (第1/3頁)
先飛看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百子晉的解釋下,寧江才終於知曉。
百子晉的祖父百楚,曾經在剿滅西嶺叛亂的苗人中立下戰功,授勳國柱,食邑千戶。
而與其它的儒將不同的是,百楚連舉人都不是,只是秀才出生,投筆從戎,從一個百夫長,步步建功,授勳國柱,在大周王朝的將領中,也算是個另類。
實際上,在大周王朝中,幾乎所有能夠封爵又或授勳的,都是儒將,武將可以說是少之又少。而百子晉的祖父百楚,卻並非那種在戰場上直接衝鋒陷陣的武將,他的武力不過是平平罷了,至於文氣,秀才的文氣在戰場上幾乎無用。
一個既非武將,又非儒將的秀才,竟然能夠從百夫長一步一步,成為名將,直至授勳,這從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他的與眾不同之處。
當然,這裡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大周王朝,以文統武,自從削藩之後,為防止再出現將領擁兵自重的情況,所有的勳與爵都是榮譽性質的,食邑也全都是空名,哪怕是封至王侯,也不擁有實質上的領土,食邑也只是折算成銀兩,隨著月俸發下。
雖然授勳國柱,但因為不過是個秀才,在這個以科舉論地位的時代,自然並不如何被看重。雖然如此,但好歹也是個走過科場,考上秀才的讀書人,比起那些在前方出生入死、傷痕累累,回來後所有的功勞都被儒將奪去的普通武將,卻又要好上不知多少。
百楚死時年僅四十三歲,在他死後,他的獨子百伯粱從雲騎尉做起,雖然不走科場,但靠著在北部對抗時常掠邊的蠻族,竟也一步步封至上輕車都尉,可說是虎父無犬子。
然而就在幾年前,東北方北羅之地,蠻族暴亂。
北羅人雖屬蠻族,實際上早已歸化,北羅之地,蠻族與華夏子民彼此混雜,一直都是相安無事。然而,不知從何時起,越來越多的北羅人加入了拜火教,竟在當地官府的眼皮子底下進行串連,一夜之間,這些北羅人紛紛拿起砍刀,四處屠殺華夏子民。
當地官員無力鎮壓,盡皆逃回中原,北羅之地的華夏子民竟被殺了大半。而這個時候,知道北羅暴亂的百伯粱,在沒還有得到朝廷調令的情況下,直接率兵進入北羅,強行鎮壓當地暴民。
如果只是這樣,都還好些,在看到被屠殺的華夏子民的慘況,尤其是在看到大量的嬰兒被那些拜火教暴民活生生的燒死在火堆中後,百伯粱做了一件遠遠超出儒家仁恕之道所能夠允許的範圍的事……殺俘!
只要是曾經加入暴亂的蠻人,不管他們有沒有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