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出吳莊(十四)天意難違 (第1/14頁)
匿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b> </b><b>十四<o:p></o:p></b>
<o:p> </o:p> 婚事很快就定下來了。趙春懷說一結婚就準備帶文景上省城當家屬,這本來是不算作問題的。當趙媒婆再次來到陸家,問他們準備要什麼財禮時,文景的父母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木木納納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他(她)們只是認為這件事定得太急速、太叫人沒有招架了。陸富堂這種人家,雖然不算赤貧如洗,但災病困苦步步緊逼,所差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不象那些殷實人家有長計劃短安排,差什麼就能直接指出來,折算成人民幣。常言道:蝨多不癢,債多不愁。差得太多,倒彷彿什麼都不缺了。再說,文景的爹向來隨彎就曲、膽小怕事,得過且過,在吳莊不被人尊重。這一覺得趙福貴在省城上班的兒子託了媒來,也夠個體面了。所以,這一家之就慷慨地說:“這都有個普通行情哩,讓他們隨心佈施吧!”<o:p></o:p>
文景的娘聽了老頭這“行情”和“佈施”,怕文景心裡不悅,便狠狠瞪了老頭兒一眼。卻見閨女臉上乾巴巴的,毫無表情。當孃的已經知道文景所受的打擊,女兒所愛的人沒有幫女兒辦成她熱衷的事,女兒所嫁的人與所愛的人又難以吻。閨女心裡苦澀,母親更不好受。這當家的女人心裡也毛毛糙糙的,不知道該怎樣鋪排女兒的終身大事了。她只是說:“只要文景跟著出去好活,春懷能善待文景,也就行了。”<o:p></o:p>
“啊呀呀,過了這村兒就沒有這店兒了!”倒是那趙媒婆嫌陸家抓不住機遇,缺乏算計,急猴猴地埋怨他(她)們說:“你們沒聽過現在的行情?‘奶奶要穿戴,爺爺要棺材,要媳婦,妹妹還要依賴’呢!花骨朵兒似的閨女,哪兒有白跟的理?”原來這叨媒的人覺得媒沒有難度,顯示不出才幹,便也沒趣。<o:p></o:p>
“給文德買一頂有紅五星的軍帽,一雙大頭暖靴。另外,每月給家中十五元錢,直至文德讀出大學。”陸文景不假思就開出了自己的身價。陸文景推崇的是一諾千金的為人準則。她本來希望有了工作以後,用自己所賺的第一筆錢給文德買軍帽和大頭靴,兌現自己的諾言。不料,如今卻只能用這種方式來還願了。抬高身價,要財禮,是她過去最小瞧的作為;靠一副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