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直是共和國空軍與海軍的重點“研究課題”。
導彈突擊,無疑是最理想的選擇。
為了解決引導問題,共和國空軍不惜耗費巨資,在“兀鷲”無人飛機地基礎上研製出專門執行引導攻擊任務的“禿鷹”大型無人飛機。
用總價值近20的500多枚反艦導彈攻擊美軍兩棲艦隊確實有點誇張。
8點,正在日本海上空巡邏的e-2d首先發現了即將離開陸地上空地導彈群。
2正在執行炮擊任務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兩棲艦隊裡的2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立即拉響防空警報,進入防空作戰狀態。在300多千米外活動的3~航母以最快的速度派出艦載戰鬥機,協助兩棲艦隊攔截反艦導彈。
驅逐艦,根本不可能攔截500多枚反艦導彈。
即便緊急起飛的24戰鬥機各攜帶6枚攔截導彈,且攔截成功率百分之百,也不可能拯救兩棲艦隊。
導彈群到達日本海上空,分成兩批,一批爬升到25000米,一批下降到50米以下。
爬升地導彈既是誘餌,又是“工兵”。
距離美軍艦隊大約250千米時,最前面的那枚c-606轉為俯衝,到達15000米高度時,彈體與彈頭分離,高能電磁脈衝彈頭在12000米高度上引爆。
結果可想而知,美軍戰艦與戰機的雷達全都變成了瞎子。
由慣性導航系統控制的c-606導彈並沒受到干擾,仍然繼續奔向美軍兩棲艦隊。
隨後,每隔大約30,就有一枚配備高能電磁脈衝彈頭的c-606在12000米高度上引爆。
因為美軍戰艦與戰機地電子系統配備了脈衝干擾遮蔽裝置,所以電磁脈衝彈頭只能使其暫時“失明”,無法達到徹底“致盲”的目的。每一枚電磁脈衝彈頭地持續工作時間只有25,足以讓美軍戰艦與戰機錯失攔截機會。
利用剩餘的5鍾,反艦導彈從無人飛機那獲取了最新地戰場資訊,調整航線,以最佳的角度逼近美軍兩棲艦隊。
前面3分鐘,美軍沒能擊落一枚c-606。
直到最後一枚電磁脈衝彈頭爆炸後,美軍艦隊才進入戰鬥狀態。此時,導彈群距離美軍艦隊不到0c千米。
對飛行速度25馬赫(超低空)地c-606來說,飛完千米只需要11c秒。
決定美軍兩棲艦隊生死的11c秒!
防空導彈、空射攔截導彈滿天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