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百五十米!”
榮康健向操作潛艇計程車官點了點頭,回頭朝杜興華看去。
“保持深度,航向315,航速。”杜興華站起身來,“釋放導航器,把鐳射掃描影象顯示在主螢幕上,密切注意溫度與海流的變化情況。”
一艘形似魚雷、拖著光纖導線與銅芯導線的“微型無人潛水器”從“刺豚”號指揮台圍殼右側的發射管內駛入深海,以6節的速度航行到潛艇前方350米處才將降低到。幾道幽藍色光束從潛水器首部射出,反覆掃描周圍海底地形;潛水器上的溫度感測器、壓力感測器與海流感測器同時啟動,持續不斷的蒐集周圍的水文資訊;資訊先由潛水器上的中央處理器編碼,然後透過光纖導線傳回潛艇。
經潛艇的中央計算機處理後,複雜的電子訊號轉變成可以閱讀的文字與圖片資訊。
杜興華一聲不吭的盯著火控檯面上的幾個螢幕。
吐喇海峽水下通道所有情況都在他的腦海中,只是杜興華也不能保證潛艇能有驚無險的透過這條長達數十海里的“水下走廊”。
榮康健走了過來,朝主螢幕看了一眼。
“導航器”實際是用電力推進的小型潛水器。透過銅芯導線,潛艇為潛水器的推進系統與探測系統提供所需的電力。潛水器配備的“深海鐳射探測”系統透過發射在海水中穿透能力最強、最不易衰減地藍色鐳射,接收海底障礙物反射回來的鐳射確定海底地形;利用各種感測器蒐集水溫、水壓、水流等資訊,為潛艇提供導航資料。這套裝置的最大用處是繪製海底地形,開闢水下航道。因為“刺豚”號在此之前執行了開闢水下航道的任務,所以配備了相關裝置。
與“迴聲探測裝置相比”,以鐳射作為探測手段的“導航器”更加先進。
因為鐳射不會發出噪音。所以不會“驚動”海地聲納網。最大地問題是。光線在海水中地衰減速度很快。即便是穿透能力最強地藍色鐳射。也最多傳遞數十米。作用距離遠不如低頻聲波。
杜興華與榮康健都知道這個問題。也知道可能遇到地危險。
因為探測範圍相當有限。所以潛艇很有可能跟在導航器地後面走進“死衚衕”。比起僅有數米長地導航器來說。長度接近1米地潛艇地迴旋半徑一般在500米以上。即便技術非常好地艇長。也需要300米地轉向空間。在狹窄地“水下走廊”裡。幾乎不可能獲得足夠地轉向空間。到時候。潛艇必須倒車。產生“難以忍受”地巨大噪音。
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