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母戰鬥群在5日凌晨轉向北上,逼近濟州島。
5日3點35,第一批遠端反潛巡邏機到達,在航母戰鬥群航線前方00到150千米內設定外圍反潛警戒線。
華劍鋒將戰鬥群內的54反潛直升機編成了3個反潛大隊,時刻保證1個大隊的18反潛直升機在戰鬥群前方50到1c0米範圍內執行巡邏任務,另外1個大隊在戰艦上做起飛準備,最後1個大隊則在機庫內進行維護保養。艦隊裡的1c+反潛戰艦編成2個反潛巡邏隊,分別在最容易遭到攻擊的艦隊斜前方25千米處執行反潛巡邏與搜尋任務。利用戰艦上的拖拽式聲納,足以探測到50千米內的潛艇。伴隨活動的潛艇在戰鬥群前方大約200千米處以扇形反潛搜尋佇列前進,組成戰鬥群的遠端反潛警戒網。
看上去,艦隊的反潛網存在很大的漏洞,特別是在艦隊後方,幾乎沒有反潛力量。
實際上,艦隊的反潛網“疏而不漏”。
因為韓國海軍只有最大速度不過20節、潛航能力非常有限的aip常規潛艇,航母戰鬥群的航行速度一直保持在16節以上,所以華劍鋒沒有考慮來自後方的威脅。如果韓國潛艇敢於從後方追擊航母戰鬥群,暫且不說追不追得上,就算能夠追上,也會因為高速航行時發出的巨大噪音,在1多千米外被戰艦上的拖拽式聲納發現。潛艇的速度再快,也快不過反潛直升機與反潛導彈。對常規潛艇來說,暴露就意味著被擊沉!
威脅來自艦隊的前半球,最有可能是用魚雷攻擊戰艦的航線側前方。
航渡過程中,華劍鋒沒有呼叫“支援”。
5日7點30,華劍鋒給海軍司令部發去訊息,要求趕來支援的潛艇儘快前往航母戰鬥群的作戰巡邏海域,在航母戰鬥群到達之前完成“清理”工作。
15鍾後,海軍司令部用超長波電臺發出了新的指令。
7點55。剛剛透過吐喇海峽。進入黃海地“刺豚”號上浮到潛望鏡深度。準備接收通訊衛星發來地作戰命令。
“艇長。反潛巡邏機正在遠去。”
“再等等。”杜興華很穩得住。“反正不急在一時。等狗日地走遠後再伸出通訊天線。”
榮康健看了眼搭檔。朝通訊軍官點了點頭。
此時杜興華與榮康健最擔心地不是日本地反潛巡邏機。而是那艘在吐喇海峽中遭遇地“不明潛艇”。對方似乎察覺到了“刺豚”號地存在。或者是嗅到了戰鬥氣息。在“刺豚”號離開吐噶喇海峽之後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