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次戰役打了2天多,共和國陸軍“毫無章法”的進昏目眩。
僅看錶象,到13日20點30、共和國陸軍在第三次戰役前64個小時的地面進攻確實“雜亂無章”、沒有規律可尋。拋開表象,就能發現共和國陸軍的進攻不但有章法,而且有明確的目的。
東部戰場上“行雲流水”般的進攻打得極為順暢。
以38軍為主的地面部隊在2萬多平方千米的戰場上左衝右突,完全按照“運動戰”的經典戰術作戰,在運動中分割敵人、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在運動中推進戰線,把擁有多萬兵力的韓軍當成了手上的玩物,沒給敵人任何反擊機會。
對韓軍第團軍來說,關鍵不是如何反擊,而是如何抓住反擊物件!
打到這個地步,實是韓軍的悲哀。
拋開38軍、快反7711旅與空中突擊的快速突擊能力,就能發現,共和國陸軍在東部戰場上大打“運動戰”,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算上參的軍直屬炮兵,共和國陸軍僅在東部戰場上投入了大約5萬兵力。
按照兵力計算,進攻方僅有防守方的分之一!
即便共和國:軍掌握了除兵力之外的所有有利因素,用5萬兵力殲
滅40多萬敵人。也絕對算得上是戰爭史上地奇蹟。
不打運動戰。共和國陸軍少需要投入15萬地面部隊。
共和國陸軍不是湊不15萬地面部隊。而是無法承擔由此帶來地傷亡。也無法提供充足地後勤保障。
顯然。裴承毅沒有選擇地餘地。
共和國陸軍在東部戰場上打“大縱深運動戰”地另外一個目地是吸引韓軍注意力。為西部戰場上地進攻行動創造有利條件。
因為39軍戰鬥力充足。所以“運動”範圍遠不如38軍。
最重要的是,西部戰場上的進攻有明確目的,除了殲滅韓軍第3集團軍之外,還要攻佔開城與漢城。在此情況下管39軍戰鬥力如何,都得集中兵力,避免大範圍運動分散進攻實力。
讓韓軍看不懂的是軍打下了仁川,為什麼還要回頭攻開啟城?
背靠仁川軍有足夠的資本攻打漢城。
韓軍看不懂,不是韓軍將領素質低下,而是韓軍嚴重缺乏獲取戰場資訊的手段。
現代戰爭中,資訊的重要性派在火力前面,成為克敵制勝的頭號先決條件。誰準確掌握戰場資訊,誰就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雖然美國一直在為韓國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