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機會主義。……他的辦事處,在他養傷期間,我可以兼管,黨政統一嘛!”項英似乎權衡了陳毅任辦事處主任的利弊,“這人也有長處……不喜歡抓權,這一點,也有點像周恩來。至於右傾情緒,可以展開鬥爭嘛!反正他是在中央分局領導之下……”
博古把項英的話翻譯給李德,李德首肯贊同,然後說:“這次紅軍主力轉移到外線作戰,是爭取戰略主動的根本措施,四方面軍遠征川陝建立了新的根據地,並取得了大的發展就是證明:鄂豫皖並沒有丟!這不是失敗,而是勝利,舊的保持了,新的誕生了……”
這種警句式的論點,李德等待博古給他翻譯之後再向下講,以便加強項英的印象。
“我們把你留在中央蘇區,就是考慮到堅持蘇區鬥爭的艱鉅性,它需要一個政治上堅強的負責人來領導……博古同志和我都認為,你可以兼任中央革命根據地軍區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無疑,這是一項重託。今後,舉世聞名的中央蘇區,便是他項英展示宏圖大略的舞臺了。
項英對共產國際絕對忠誠。在中國的傳統哲學觀念中,這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所謂知遇之恩,將長期發揮著潛在的不易察覺的作用。
博古與李德深知這一點。按理說,蘇區中央分局書記這一職務,應該由中央蘇區的創業奠基者毛澤東來擔任,可是,臨時中央對毛澤東不但沒有興趣而且懷有戒心。共產國際和臨時中央,要的是忠誠的絕對服從,而不是獨立自主精神。
“考慮到你的精力,”博古補充說,“賀昌同志可以作為你的助手,任政治部主任。”
項英沉思了良久,認為賀昌聽他的話,能與他合得來,便無異議地接受了。
項英的工作作風既有突出長處也有突出短處:他嚴謹,嚴謹到刻板的程度;他勤奮,事無鉅細,一概付出全部的熱情;他忠誠,對共產國際的指示視若神聖;他堅定,用頑強的意志和毅力去追求既定的目標。
這種性格,在他參與領導京漢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時,就充分表現出來了。陳毅暫時不能工作,項英並不在乎。他不怕忙碌,只怕分權。一個人幹起來可以運用自如,指揮順暢,省得別人來干擾。大權獨攬,是件痛快的事。
“李德同志,我覺得留下的兵力少了一些,”項英又翻早已準備好的筆記本,“由中央局指揮的只有二十四師,另外還有第三、第七、第十一,三個獨立團,戰鬥力都比較弱,承擔保衛蘇區的任務,顯然十分困難!”博古翻譯給李德,李德也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