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妻子來說,這是短,剛毅有餘,婉柔不足,潛隱著後來離異的危機。
這個笑容,對毛澤東來說,太熟悉了也太珍貴了。他一生也不會忘記這個笑容。
“人老了嘛。”這是賀子珍隨便說的。可是,在毛澤東的印象裡,她的確“老了”不少。
在他們認識並結合的六年來,經歷了多少人世滄桑?賀子珍已經生過三個孩子,一個由於不足月,生下來就死了,那是馬背上顛簸所造成的結果。第二個是女兒,降生在行軍途中,只能寄養在老表家裡。沒有來得及問清收養者的姓名,連哪個村莊都記不得了。第三個是毛毛,一個聰明活潑酷似父親的兒子,三歲了,留在中央蘇區她妹妹賀怡那裡。
怎麼能不見老?她已是將有第四個孩子的母親。漫漫征途,風餐露宿,怎麼能不憔悴?
可是,賀子珍的這個笑容在毛澤東的記憶裡永遠不老。
他第一次被這個睹之令人酣暢的、熠熠閃光的眼神吸引的時候,是1928年的夏天。紅四軍第三次打下永新縣城。這個美麗的縣城,坐落在羅霄山脈中段的青峰環抱中,碧波見底的永川河繞城而過,給山城留下一派秀色。
毛澤東在“大力經營永新”的思想指導下,在永新作社會調查,住在西鄉塘邊村一家地主的四合院裡。它已經歸貧僱農所有。
賀子珍是永新縣第一任婦女部長,她按照縣委的指示帶著工作組到西鄉調查,並建立黨的組織,成立暴動隊,開展分田地的工作。一個十九歲的姑娘,熱情高、勇氣足、膽量大,就是不知道如何進行調查。
“你去召集一個座談會,我可以給你示範!你帶著小本記錄就是了!”毛澤東一下被光彩照人的姑娘吸引了,竟不能自持地對她注視了好久,直到賀子珍漲紅了臉,低下頭去。
調查會開得很成功,活躍,自然,深刻,群眾在這位毛委員面前無拘無束,敞開了胸懷。
會後,他對作記錄的賀子珍說:我給你三天時間,寫一份“西鄉塘邊村調查情況”,可以補充我的《永新調查》。
“為什麼三天?我看一天就夠了!”
“那好,就一天吧,寫好了來找我!”
賀子珍笑了。就是這個笑容猶如一支神矢,帶著活潑的姿態、鮮豔的色澤,愛情的芬芳,青春的熱烈,射中了毛澤東的心。
這個笑容,曾長久地伴隨著毛澤東,不管是春風得意的早晨,不管是厭悶欲絕的長夜,這個笑容總給他帶來愉快和安慰。
直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