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軍前鋒部隊一、三軍團分左右翼控制了南起界首北至屏山渡之間六十華里的湘江兩岸,為中央縱隊、中央軍委縱隊渡江創造了有利條件。
選擇這一段渡江,無疑是明智之舉。因為這一帶江面寬闊平緩,水流不急,可以架設簡易浮橋,並且四處淺灘均可以徒涉。
11月27日,中央縱隊、軍委縱隊已經到達灌陽北邊的文市、桂陽一帶。距湘江最近的渡口,僅有一百六十華里。如果此時決心摔掉罈罈罐罐,採用急行軍的辦法,一天一夜即可到達。可是,經過種種努力,卻未能做到這一點。從11月28日和29日,拖到了11月30日。全軍上下,這樣多的軍事家、戰略家,似乎都懂得但又都忘了起碼的軍事常識:兵貴神速!
何曾忘過?哪次電文不是十萬火急?不是沒有想到,而是未能做到。這樣,不僅苦了前鋒部隊,使他們在數倍之敵的猛攻下,拼殺了四天四夜。更苦了後衛部隊,使他們被阻於湘江東岸,陷入血海泥潭!
蔣介石對西征紅軍追剿、堵截、圍殲的作戰部署,在作戰局的二萬五千分之一的地圖上,標示得異常清楚。但這仍只是渡湘江前的基本態勢。
作戰局負責人臉色黯淡,兩眼凹陷,聲音沙啞。他已經三個晝夜沒有睡眠了:
“我認為軍委原先的預想基本上符合目前的敵情態勢,根據軍委首長的指示,作戰局的判斷是這樣的:蔣介石為了對付我們的戰略轉移,顯然,他考慮過幾種方案。在蔣介石心目中最害怕的有兩點:一是害怕紅軍進軍湘中,在湖南重建根據地;二是害怕紅軍與二、六軍團會合,在鄂、湘、川、黔擴大蘇區。這一點從國民黨的軍事部署上完全看得出來……”
作戰局負責人,用紅藍鉛筆點著地圖上的標記:
“第一,他以二十八軍劉建緒的四個師……這是辛亮基師,這是李覺師,這是陶廣師,這是陳光中師,全部開進廣西全州一帶,在湘江兩岸佈防,與灌陽的桂軍、夏威的十五軍密切聯絡進行堵截。我們當前與之激戰的就是劉建緒和夏威的兩個軍……”
他暫停了幾十秒鐘,以便首長們作些初步思考。
“第二,蔣介石以吳奇偉的第四軍和第五軍的主力:也就是韓漢英、毆震、梁華盛、唐雲山、郭思演五個師,沿湘桂公路進行側擊,保持機動……”
朱德以慣常的平靜掩藏著內心的不安,盯視著地圖,低沉地說:
“這一路非常討厭,他的目的在於阻止我軍北上。這對我們與二、六軍團的會合,極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