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遵義會議的預演 (第2/7頁)
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政府的有效努力而取得的。
“那麼,未能粉碎第五次圍剿的原因在哪裡呢?”王稼祥仍然不能把軍事上的失利與政治路線的錯誤分開。蒼白瘦削的臉上,露出淡淡的困惑。
“我們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糾正軍事路線上,戰略戰術的錯誤是導致失敗的根本原因……”這就出現了《遵義會議決議》中仍然肯定國際路線正確,仍然提出反右傾的那種不易被人理解的現象。直線的光芒照不亮曲折的歷史畫廊!
“蔣介石在歷次圍剿失敗後,知道他的長驅直入的戰略戰術同我們在蘇區內部作戰是不利的,所以他在第五次圍剿中改變了,採用持久戰和堡壘主義,企圖逐漸消耗我們的有生力量,緊縮我們蘇區,最後尋求我主力決戰,達到消滅我們的目的……”
“敵人的目的部分地達到了。”王稼祥嘆了一口氣,有些懊喪。
“這是我們軍事上的失誤幫了蔣介石的忙,我們應該是決戰防禦,也就是攻勢防禦,集中優勢兵力,選擇敵人弱點,在運動戰中去有把握地消滅敵人一部或大部,各個擊破敵人……可是,李德他們卻採用了單純的防禦戰略,以陣地戰、堡壘戰代替了運動戰。這是李德從歐洲搬來的舶來品……”毛澤東苦笑了一下,“我們有些人竟然信服這些洋辦法……”
王稼祥聽了這些抽象的軍事理論,仍然不能消除自己的困惑:“敵變我變,我們再用以往幾次反圍剿的辦法還能奏效嗎?”
“當然要有變化,可是以不變應萬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也是爭取主動的辦法。要以我自身的特長為主,不要去遷就敵人,不要棄長就短。李德他們錯就錯在不懂得中國國情,不懂得中國紅軍的特點,更不懂得中國的農民與農村。他把慕尼黑的街壘戰、把阿芙樂爾號軍艦攻打冬宮、把歐戰的許多戰術原則,全都搬到中國來。
“他們不瞭解在目前中國國內戰爭階段上,我們還沒有大城市工人的暴動,也沒有白軍士兵譁變的配合,我們紅軍數量很少,蘇區也只是中國很小的一部分,我們沒有飛機大炮,而且還處在內線作戰的環境。我們只能是決戰防禦,而不是單純的防禦……”
王稼祥全神貫注地聽著。他驚異地發現毛澤東雖然一臉病容,卻毫無倦意。在這個高大瘦弱的湖南人身上,似乎潛隱著某種被壓抑過度的非凡的智慧和意志。這種強烈的自我抑制和禁錮,反而使他表露出一種不易被人察覺的、凝重的威儀和有力的氣度。王稼祥注視著那隻夾著香菸的農民式的大手,這隻手能力挽狂瀾扭轉乾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