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朱二爹納軍糧 (第3/10頁)
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買活軍這裡,別說搞活祭了,連禮拜六姐都是不許可的,再說了,人們也永遠都不會走投無路到那份上——大不了就進城做工去唄,大活人還能被一口吃的憋死了?再大不了,不要錢了,只管飯,行不行?
當然,這些農戶們是不會想著,如果買活軍治下普遍欠收,他們還有沒有餘糧的。這幾年的好日子讓他們多少都有些輕狂了,竟能說出‘大活人還能被一口吃的憋死’這樣的話來,不過,到底日子是比以前好過得多,家家戶戶的存糧也讓他們有了這個底氣。尤其是泉村這裡,幾乎家家都有牛,他們對日子是相當滿意的,便是連家家戶戶開始給女娘分田,也沒在村民中激起什麼怨言,更有很多老人誇口著這樣做的好處——“兒女都在身邊,女兒也不遠嫁,招個上門婿,一樣孝敬,這是福呢!”
這些上門女婿很多都是外地來的流民,有些是冬日被買活軍安排到泉村來做活,填補泉村人進城去做活留下的農田空缺,因為勤勞肯幹,受到了老人家的賞識,便在本地紮根了,還有些是鄰村來的漢子,因為泉村的女娘有田,而他們村的女娘沒有,所以他們就選擇了把自己的那塊份額田遷移到泉村來。這樣很快泉村自己的地就都被開墾了出來,一年間多了一百多口人,儼然是非常繁華,甚至隱隱有了點小鎮的味道。
受到泉村的刺激,隔壁的劉家村很快也宣佈了,不再是各家聽憑自願,而是給女娘確田,否則他們村的女娘都要積極地嫁到泉村去了,劉家村將越來越勢弱,將來說不準要被泉村吞併。
就是現在,兩村的土地也都接壤了,朱二爹做完活,扯下褂子擦了一把汗,拖著步子往山上走了大約五六分鐘,便看到一株大柏樹下,零零星星已坐了七八個人,都是附近的農民來歇晌的,其中劉家村、泉村的人都有。
含糊地打了個招呼,他到柏樹下的井邊上去,那裡已有人打了一桶水,一個葫蘆瓢漂在上面,朱二爹舀起水來,不敢澆身子,怕受寒了,只先洗了手,汗都歇了,方才咕咚咕咚喝了兩瓢沁涼的井水,嘆道,“這井水是好!”
按說這還是劉家村打的井,不給你泉村人喝也不能如何,不過大家鄉里鄉親的,前些年灌溉期是縣裡下來人協調的分水,處置得不偏不倚——買活軍對農事是真的重視,連分水都管——今年又都種了土豆,不必爭水,兩村人便和氣多了,也不計較這些。他身旁還有人招呼著說,“朱二爹,這裡坐,這裡風大。”
朱二爹道聲謝,解開揹簍,往地上一蹲,便掏出一個雜麵花捲來,這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