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吾子卷(1) (第3/7頁)
【漢】楊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鐵論箴石雲“若夫劍客論、博弈辯”,則假以為雄談析辯之稱,明必彼時通行習見之書也”。“劍可以愛身”者,愛讀為。說文:“,蔽不見也。”廣雅釋詁雲:“,鄣也,字亦作薆。”爾雅釋言云:“薆,隱也。”方言云:“翳,薆也。”古通作“愛”。詩靜女“愛而不見”,方言郭注引作“薆而不見”。廣雅雲:“翳,愛也。”按:薆之本義為隱蔽,引伸之為保鄣。漢書雋不疑傳雲:“劍者,男子武備,所以衛身。”愛身即衛身之意。狴犴讀為批扞。擊虛謂之批,堅不可入謂之扞,皆劍術之要。所謂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也。說文:“,反手擊也。”經傳多省作“批”。莊子養生主雲:“批大郄。”郭象注云:“有際之處,因而批之令離。”史記孫子吳起傳雲:“批亢搗虛。”亢讀為坑,坑亦虛也。淮南子說林雲:“故解捽者,不在於捌格,在於批伉。”高注云:“推擊其要也。”此批之說也。說文:“扞,忮也。”段注云:“忮當作枝。”按:枝,挌也。學記雲:“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鄭注云:“扞格,堅不可入之貌。”漢書董仲舒傳,顏注云:“扞,距也。”此扞之說也。蓋擊人之虛,而自為堅不可入以距人,是為批扞。墨子修身雲:“批扞之聲,無出之口。”易林睽之賁雲:“批捍之言,我心不快。”皆此義也。史記蔡澤傳雲:“批患折難。”按:折難無義,必“扞難”之誤,扞、折隸形相似也。楚公子比字子幹,王氏引之名字解詁以為本於牧誓“比爾幹”。此望文生訓,蓋亦取於批扞以為義也。然則批扞連文,古人常語。此以狴犴字為之者,疑亦出劍客論,古書多同聲通用也。“狴犴使人多禮乎”者,蓋擊劍之道,坐作進退,鹹有法則,猶禮之於升降上下,皆有節文,故為此術者,必有學劍使人多禮之說。而此即用其語以反詰之,謂批扞之術豈能使人多禮,以明劍可愛身之亦為妄也。猶賦家之說,謂賦可以諷,而不知靡麗之辭,豈能使人歸於正也。注“駭嘆之聲也”。陶氏鴻慶讀法言札記雲:“李於‘諷乎’注云:‘駭嘆之聲。’非也。此因或人之問而許之之辭。蓋諷為五諫之一,為賦之旨,取足以諷而止。若靡麗相尚,則非惟不足諷諫,反勸誘之使人於淫矣。”按:陶說非也。諷乎雲者,言賦而可以諷乎?明無其效也。凡諷之旨,將以止人之過,而歸之於正也。賦而能諷,則覽者當止而不為。今乃為之不止,則是賦者勸而已矣,何諷之有?故云:“諷乎?”李謂駭嘆之聲,正得楊意。如陶說,則上下文義全不相應矣。注“擊劍使人狴犴多禮”。按音義:“狴,邊衣切;犴,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