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若寺小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只有工農兵大學可以上的年代,能改變人生軌跡的大喜事無非就是被招工。
尤其是對於北大荒的插隊知青來說,農場知青和插隊知青之間的差距,那真的一個在雲端一個在地裡。
睡宿舍、拿工資、集體勞動、吃食堂、享受職工福利,除了地方冷、活有些累外,不比在城裡縮衣減食的熬著強?
紅旗知青點,不,現在改叫二營知青獨立排,足足鬼哭狼嚎熱鬧了三天才算安靜下來。
不是他們不想繼續激動宣洩自己的情緒,而是因為他們的福利被三十九團送了過來。
這是每個剛到編的國營農場職工都有的一份東西。
已經領過一次的張宏城發現,知青獨立排這回領的東西可比自己當初的多出了那麼“一丟丟”。
例如說一人一套的軍綠色禦寒物品。
軍大衣、棉帽、棉鞋、棉褲和大棉被。
這套東西按照師部的規定,但凡是68年以後來的知青要領一套,都要分四個月合計扣掉三十六塊。
但這次送來的個人禦寒物品卻沒提這件事,張宏城好奇問了一句送物資的人才知道,這些物資不是從師部後勤處來的,而是部隊上支援給知青獨立排的。
顯然也是這次大造化附帶而來的好處。
一人能省下三十六塊,差點沒把知青們給樂瘋。
用於勞動的勞保棉紗手套一人三雙,比張宏城之前領的又多出一雙。
兵團工業券一人五張,更是讓張宏城差點喊出不公平的話來。
當初他剛到五連的時候,新來的知青都是好幾個人湊工業票去買臉盆,而現在的每人“特發”五張工業券,足以讓每個人自己能買下一個臉盆。
張宏城覺得自己可以把這件事寫信給五連的老“戰友”們,足夠讓他們眼珠子都紅成兔子。
師部糧庫還發來了一些糧食和蔬菜,作為援助建設排裡食堂的物資——這是不用還的,足夠他們吃到秋收。
當然這些不能白吃,等他們的工資、糧票發下來是要按月進行抵扣的。
張宏城第二天一早起來剛出門就吃了一驚。
門前不遠的空地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叫花子家當——破爛的舊棉衣、烏漆嘛黑的薄被子、幾十雙臭氣熏天的破鞋。
似乎是因為一朝暴富,這幫新鮮出爐的“職工”開始嫌棄昨天的自己了。
張宏城也沒去管。
他準備帶著人馬上去接手對面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