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若寺小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雷鳴般的掌聲在工人俱樂部裡響起。
吊著一隻手的張宏城、簡勇、杜剛、陳蓓蕾、盧燕和趙甘梅站在臺上,小臉通紅。
胸口的大紅花比臉還大。
市裡、縣裡、廠裡、市縣青年辦公室、城西公社、馬橋大隊和尹家大隊送來的錦旗把主席臺給佔滿了。
裴淑靜作為家屬坐在第一排,一邊鼓掌一邊抹淚。
她是真怕繼子出任何意外。
62年的時候她丈夫就是這樣。明明已經辦完了轉業手續,廠裡都辦了接收,但一場臨時爆發的邊境衝突,丈夫二話不說端起q帶著自己的連隊就衝下了喜馬拉雅山。
本來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勝仗,可誰又能料到衝得太快的張前義沒了補給,帶著五個人隨手端了敵軍的一個炊事點。
可幾個人回到山頂後就開始拉肚子,人還沒送下高原就沒了四個,其中就有張前義。
張宏城是六個小年輕裡唯一受傷的,骨頭雖然沒事,但多處軟組織挫傷。
張玉敏微微昂著頭,手掌都被她拍紅了。
她真有些驕傲。
爸爸是烈士,哥哥是英雄,自己下放到鄉下把這事說出去都能羨慕死一堆人。
表彰大會開了大半天,主要是廠裡的一二把手恨不得把這幾個後生閨女裝大卡車上滿縣城遊幾遍。
讓大傢伙見識下什麼是工人子弟的覺悟!
除了錦旗和表揚外,發到每個人手裡的還有一百塊獎金、五十斤全國通用糧票和十市尺布票。
受了傷的張宏城額外得到了三十塊的營養費。
不得不說這回縣裡和廠裡都不小氣。
要知道在這年頭,縣裡的勞模全年補助也就三十塊。
尹家大隊和馬橋大隊家幾乎都被淹沒,如今還要靠上頭補助,所以沒有送錢,而是除了錦旗之外,給他們六個每人家送了八十斤稻米。
不得不說,這個禮物送到了張宏城幾家人的心坎上。
表彰完畢之後,六人又被縣裡知青辦叫了過去。
這回接待他們的是知青辦的盧主任。
“鑑於你們這次的突出表現,省知青辦給了我們縣辦五個兵團指標。”
“黑省農墾師,每個月拿工資的那種。”
陳蓓蕾幾個差點沒尖叫出聲。
兵團知青!
這可不是知青下放的頭幾年,那時兵團指標還好弄。
可到了70年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