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口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內,最大飛行速度不超過25馬赫。按照美國專家的研判,認為該系統應該是一款野戰防空導彈,主要針對的目標是戰術飛機,擊落美國的戰略轟炸機不過是一個意外。
好吧,這些判斷幾乎沒有一點兒是正確的,s25從來都不是什麼野戰防空系統,而是要地防空系統,這兩者的差別可是太大了。而且美國人也大大搞錯了s25的射程,s25的有效射程還要遠幾乎一倍,而且也不是針對戰術飛機的,而是針對中高空的戰略轟炸機的。
反正美國人按照他們臆想的那個結論去估計s25系統的功能和價值,可以說是南轅北轍。
直到後面的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當一處以色列購入的s25防空導彈系統陣地被摧毀之後,美國人才從這堆殘骸中研究出了點設麼,他們才愕然的發現自己之前錯得有多麼離譜。
因為s25導彈系統在越南的部署,美國人也不得不趕緊加強投入更先進的武器,首先是空軍開始向泰國部署更先進的b-47轟炸機和f-86戰鬥機。其次也加強了電子戰能力,不斷地派出電子偵察機試圖搞清楚s25系統的搜尋雷達和火控雷達工作頻率,然後施加強烈的電子干擾。
應該說這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s25系統的命中率開始大大降低,美國空軍又開始放心大膽的活動起來了。不過這一輪交手並沒有結束,蘇聯方面獲知了相關情況之後,馬上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開始加強s25的抗干擾能力,配屬了更好的雷達,在美國人得意沒多久之後,又給了他們當頭一棒。這種互相競爭的戲碼會不斷地延續下去,直到這兩大流氓中倒下一個為止。
當然,這些還很遙遠,我們還是繼續回到越南的話題。按照共和黨的要求,美國應該加強在越南的軍事存在,最好是直接出兵一口氣推平越共。但是杜魯門並不接受這一套,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任期快要到頭了,他可不想在最後的這一年多時間裡發起一場戰爭。
倒不是杜魯門熱愛和平,而是他認為這麼搞對他本人沒有什麼好處,發動戰爭必然會遭到國內反戰的老百姓的攻擊,會降低支援率和風評。反正他也沒辦法連任,但至少要在民間留下一個好名聲不是,如果給弄得跟胡佛一樣全國人民都吐口水,那多麼意思。所以在這個時候杜魯門不太願意發動戰爭搞壞名聲。
不光是從名聲出發杜魯門不願意發動戰爭,更重要的是,這場戰爭誰能保證結果一定是好的?可能在共和黨看來越共不堪一擊,大美利堅伸出一根指頭就能給丫碾死,但是杜魯門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