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俾斯麥的遺產 (第2/4頁)
幽泠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帝國結盟所產生的壓力。來迫使俄國重新返回三皇同盟的框架之內。
但這一次,號稱能“在空中玩轉5個地球”的老首相卻失算了。由於國策使然的關係,使得德奧同盟一經建立便很難再被廢除;而奧匈在“巴爾幹國家的那些混賬事”上又和俄國在宗教、民族、領土等各領域有著無法調和的矛盾,這便註定了聯奧的德國將必然會同傳統盟友俄國成為敵手。在柏林會議簽署的那段時期,法國還未從普法戰爭中的大失血中恢復過來,俄國的確如俾斯麥所料的那樣迫於壓力而重新加入了三皇同盟;而當法蘭西不死鳥恢復了元氣,朝德國怒目相視,並開始滿世界尋找對抗德國的盟友的時候,對德國在柏林會議上下絆子的行徑懷恨在心、和同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問題上有著尖銳對立的俄國頓時就擺脫了德奧聯盟對他們造成的壓力陰影,併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和法國人走到了一起。
儘管在此之後。俾斯麥又透過一個堪稱繞口令的方式和俄國簽署了《再保險協定》,但這只是解決了德國在德法單方面爆發戰爭之下的東線安全,對於由俄奧矛盾所連鎖引發的德俄關係這一至關重要的因素隻字未提。而那場導致2000萬人死亡、德意志帝國為之崩潰的世紀浩劫,正是由奧匈對俄國的保護國塞爾維亞宣戰所引發的!俾斯麥所一意孤行的“德奧聯盟”(威廉一世曾竭力反對這個計劃未果),無疑是他在光輝一生的外交史上所抹不去的汙點。
不過,雖然作為穿越者的清英很清楚這一點,但他卻已經無力改變這位已然物故的老首相所留下來的遺產。目前在整個歐洲,德國所真正能夠仰仗的唯一夥伴,就只有自1879年來便結成防禦同盟、如今早已和德國是攻防一體的奧匈帝國了。在這種情況下,清英也只能選擇正視這個盟國,並盡其所能的讓她的實力得到超越歷史的加強。
————————————————————
在1867年之前,歐洲大陸上的列強之一是奧地利帝國,還沒有存在這個施行二元君主制的另類國度。但隨著奧地利在義大利獨立戰爭和普奧戰爭中的兩場重大失利,使得其境內的匈牙利和其他少數民族勢力對維也納的統治異常不滿;而民族主義思想的不斷加強,終於在1866年普奧戰爭失敗後造成了奧地利帝國國內的空前叛亂和騷動。為了防止佔帝國面積達三分之一以上的匈牙利從帝國當中獨立出去,維也納被迫與之舉行談判,將匈牙利貴族也迦納到統治階層中來,遂建立起了這個歐洲大陸上獨一無二的雙元君主國。
從表面上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