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魚之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份壓力,就應該毫不猶豫的選擇第一條路,認慫認錯,回家禁足反省。
這樣一來,劉徹不擔糊塗之名,劉據也不必擔欺君的風險。
不過話說回來。
難道天底下真有人會傻到非要當著天子的面證明天子糊塗麼?
孃的,還真有!
只見劉據聽罷反倒上前一步,指著跪在不遠處的欒大自通道:
“父皇要證據,證據就是那兩枚鬥棋,那根本就不是方術。”
話音剛落,欒大已是面色微變,急忙苦著臉喊冤:“太子冤枉微臣了,若非方術使然,這棋子怎會自相撞擊排斥?”
“如果棋子是由慈石製成的呢?”
劉據當即反駁道,“父皇,《呂氏春秋》有云,慈石可召鐵,但這只是慈石的一種特性,還有另外一種特性現今鮮有人知。”
“那就是每一塊慈石都有陰陽兩極。”
“兩塊慈石放在一起時,就會產生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現象。”
“父皇,要證明欒大的棋子是否使用慈石製成不難,要證明兒臣所說的慈石特性對你來說也易如反掌。”
“這根本不是方術,欒大就是一個謠棍,他在欺騙你。”
“父皇,你醒醒吧!”
“……”
話至此處,宣室殿再一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只剩下劉據最後那句“父皇,你醒醒吧”彷彿餘音繞樑一般,縈繞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久久揮之不去。
這句話比“父皇,你糊塗啊”還要難聽刺耳,使得劉徹的臉色時而紅、時而白、時而青、時而黑。
瞬息之間就轉換了數次。
此刻他已經不再需要證據,如今蜷在地上瑟瑟發抖,屁股下面溼了一片的欒大就是勝過一切證據的如山鐵證。
注意到劉徹的表情變化。
尤其是看向自己時目光中隱現的惱怒與不滿,劉據心中暗自欣喜:
“我親愛的父皇啊,你是那麼要臉又專制的人,此刻心裡應該已經在想當初是不是豬油蒙了心,為什麼會冊立我這個逆子為太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