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魚之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性子,要是還能同意我的請命,讓舅父和母后遂願才怪……說不定一氣之下,我的終極目標都有可能直接達成。”
……
最近幾日,劉徹被劉據搞的心情煩悶。
奏疏也懶得審閱,只聽內朝和內侍彙報些尚書檯報上來的重要事務。
不過或許是否極泰來。
很快就是有一件事的出現,將他心中的煩悶一掃而空。
據河東太守來報,有人在他此前設立在汾陰縣用來祭祀后土的后土祠挖出了一口銅鼎,不日就將送到長安。
劉徹隨即召來內朝官員和一眾方士議論此事。
眾人皆說這是后土神降下的寶鼎,證明陛下合於天德,寓意陛下天命所歸,陛下應該將這口寶鼎祭祀在祖廟裡,方可與種種吉象相合。
這件事一出來,劉徹瞬間就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奏疏也有力氣看了。
這會劉徹已經坐到了案几前,伸展了一下腰肢準備開工。
不過很快他就發現了三封比較特別的奏疏。
只因其他的奏疏整整齊齊的堆在一起,而這三封奏疏則單獨擺在那一堆奏疏前面。
“蘇文,這三封奏疏是怎麼回事?”
劉徹有些不解,蹙眉看向立在一旁伺候的蘇文。
蘇文連忙解釋:“回陛下的話,這三封奏疏其中一封來自皇后,兩封來自太子。”
聽到“太子”二字,劉徹面色微沉了一下。
倒也沒再多說什麼,先拿起衛子夫遞上來的那封奏疏檢視起來。
“皇后開始操持那逆子的婚事了……”
“也是,那逆子已經到了年齡,若成了婚生了子,性子或許能安穩一些,說起來……他這幾日性情突變,不知進退,可能就是憋出來的叛逆。”
心裡想著這些。
劉徹拿起筆來蘸飽了硃砂,在這封奏疏後面畫下一個紅色的圓圈。
接著又依次拿起第二封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