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3/4頁)
蘇懷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注的是他們優秀的技術。
倘若有機會,他想和對方合作,取其所長,荊棘獎就是個很好的平臺。
而且沈明錚繼承沈家之後,也記得自己上輩子曾經受過的好處,他和宿寧一直想做新銳導演的投資,這不是小打小鬧的專案。
他們投導演不是僅僅給錢就可以的。導演是一個團隊的核心,但“安裝”好這個核心的基礎,在於完整的團隊和技術支撐。
所以他們從演員、編劇、音樂以及劇組內各項人員平臺配置開始,看著這些工作走向成熟,然後在這個時間點,找到合適的駕駛員,儘量地為這些創作者保駕護航。
這顯然是很大的佈局,宿寧這次過去一趟,確實發現了不少驚喜。
例如,一些湧現出來的獨立電影導演,以及進入展映的一些新人導演的電影短片,這些作品離拿獎很遠,能進入這個環節,頗有些質量過硬的。
宿寧還從中看見了幾個國內過來參展的導演團隊,圈子這麼大,他們的名字之前宿寧都沒有聽過,有些小眾電影作品很難吸引關注的注意力,即使上映也不過是幾百萬的票房就匆匆下映,但看得出有點東西的。
其中有一個動畫導演,讓人印象深刻,拍了一部動畫短片,是很有國風的水墨感,拍的卻是一個樸素的故事,叫《銀鐲子》,一個女孩追逐兒時夢想的故事。
拍得很好,雖然故事表達還有些稚嫩,但看得出已經很有風格。
可惜,這部動畫短片太短了,只有十五分鐘,而且後面的八分鐘都有些倉促,沒有之前那麼讓人印象深刻,整體的完成度不夠高。
這部作品雖然進了展映,但在其中的展示機會很少,宿寧也是機緣巧合看到了,回去之後,特意讓人去聯絡了這個年輕的導演。
對方聽到是光影娛樂來的,聽起來很是高興,也坦陳了最後製作倉促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沒錢了。
拍這種作品,花費實在太多了,這位年輕的導演為此幾乎傾家蕩產,在明知道這種短片並沒有什麼商業化的途徑的情況下,依然拍了。
而她這樣的堅持只有一個原因——因為荊棘獎近幾年鼓勵這種短片拍攝,並對外提供了展示的機會,她爭取到了,因為這個小小的機會,最近已經有幾個投資商聯絡過她了,想繼續支援她的作品創作。
眼下,宿寧也打算和她合作,給她提供新的機會。談話談到最後,她這樣和宿寧笑著說:“連大名鼎鼎的光影娛樂都來了,看來我的夢想真的要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