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鎮羌戰事 (第1/10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同城修建的高大雄偉,堅固險峻,各種城防設施齊備,堪稱大明居安思危的典範,當然,它這個安,還有待商榷。
大同城牆一律用整齊的石條、石板、石方、石柱等為基,牆體用“三合土”逐段逐層夯成,外圍再砌以青磚。中等型號的城磚一塊就重三十五斤,由此可見城牆的堅固和建築的艱鉅。
楊凌來到城下,仰面望去,不由暗歎一聲:“雄關,真的是雄關!這樣壯觀的城牆,簡直讓人一看就喪失攻取的勇氣,真不知道前年韃子是怎樣險些攻進這樣一座大城,害得代王一溜煙兒跑回京城去向弘治皇上哭訴委曲。”
大同城牆的正牆高三丈,正牆上還有女牆,女牆上再砌磚垛,磚垛間的垛口是守禦將士的瞭望孔和射擊口,城牆上還建有雄偉的城樓、角樓、望樓,間隔而立。樓頂是重簷九脊歇山式,外有廊柱圍繞,下臨馬道。
這些高高低低的建築在城牆上構築了一道立體防線,可以觀察、隱蔽、機動、射擊、接應、制高和供將官居高指揮。
昨日楊凌已派人知會了那位動不動就尋死覓活的大同巡撫胡瓚,守城將官見是欽差的大軍,忙開啟城門、放下吊橋,楊凌的鐵騎轟然而出。楊凌居中在火銃營中。
前軍中軍出了大同城門,後軍正源源跟出,楊凌勒馬閃在路旁,回首望向高大巍峨的城牆,特殊的齒輪狀凸凹相間的城牆外邊,還建有四座孤零零的望軍臺,下邊沒有通道和樓梯,只在臺頂用木板與城牆相搭才能往來,它可以在攀爬城牆的敵軍背後攻擊,策應、瞭望敵情。
楊凌不禁嘖嘖讚歎一聲,所謂的銅牆鐵壁,大概也不外乎如此了。城中,三百名佩著長柄包鋼朴刀和利箭長弓的大內侍衛風馳電掣般衝向城門。
自宋以來,軍中兵種劃分明細,已經不像唐朝時軍隊那樣,無論是長槍手短刀手,人人皆佩弓箭,遠近皆攻,而楊凌挑的兵個個馬上地上、遠處近處皆可作戰,是以人手一弓,大內侍衛不但武藝精湛,騎射更不在話下,不但也佩了弓,而且是三石弓。
楊凌大軍後翼帶著從京師運來以及本地採購的犒賞三軍的物品,數十輛大車連綿不絕,速度也慢,所以此時剛剛走出城門。
守城裨將尚未下令關城,便看到又一隊甲冑精良的騎兵擁來,騎隊中有人大呼道:“勿關城門,後軍未盡。”
未及裨將追問,三百鐵騎已呼嘯而過,馬蹄踏在吊橋上轟然作響。這三百侍衛和其餘的官兵一路來到大同,彼此已經熟稔,那些排列在最後的硬弩手不知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