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祭屠刀楊將軍 (第1/6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取消朝貢貿易,不再限制貢使和貢物數量,改由民間自由往來,加強我朝與天朝之間的交易,坦率地說,我們是十分贊同的,但是有些事情我們還存有疑慮。”
大內義勇端起杯來喝了口杯,說道:“今日與兩位大人開誠佈公,在下實話實說。我來舉個例子,以前勘合貿易時,大明朝廷厚往薄來,賜予我朝的饋贈確實豐厚,但遠不能滿足我朝的需求。出於這個考慮,我朝向大明朝貢時,貢使常常攜帶許多貨物,在沿途大埠,比如蘇杭、金陵一帶出售給當地富商,但是民間富商多有以種種理由拖欠賬款不付的,為了討回欠款,我朝的人不得不乘舟往來,甚至把官司打到布政使司衙門,仍然得不到保護,在下想問,如果民間自由通商,大明如何保障我朝商人的利益?”
楊凌向大內義勇淡淡笑道:“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想到了。事實上,一旦自由通商,我朝去往日本國的商人一定也不在少數,所以我們決定:第一,設立專門的有司衙門,制訂專門的海事律法、通商律法,以保障雙方商人的權益,當然,貴國也要設立同樣的部門,互作保障,相關律法的制訂,還需要雙方各自派出精通律法的人共同制訂。”
“同時,”王華也欠身道:“為了保障有司衙門秉公執法,貴國可以派出常駐使臣,駐守在我們的京師以及雙方交往密切的城池,監督律法執行衙門,如果處事不公,作為使臣,有權向上一級有司衙門甚至三司衙門,直至向我皇帝陛下提出訴訟。當然,我們也要向貴國派出特使,負責相關事宜,彼此權利均等。”
王華說完,和楊凌相視一笑。經濟,永遠要有政治和律法的支援,王華提出這一建議合情合理,大內義勇心懷大放,不禁連連點頭。
他卻不知,一向目高於頂、根本不把番夷小國放在眼裡的大明天朝,提出這個建議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大明對日本皇室和幕府的興衰以及他們對全國的控制能力,還有九州幾個強藩的政治態度,根本就是孤陋寡聞,完全不知情。
在這樣的情形下,連正主都找不準,想要合作,尤其是軍事合作,根本就是空中樓閣。楊凌提出派駐大使,以六部官員為文官、廠衛番子為武官,派駐日本,全面蒐集他們政治、軍事、經濟各個方面的情報,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保證有的放矢,保證相關國策真正能夠實行下去。
細川澄明微笑道:“王大人此議甚好,兩國一旦解海通商,商賈如雲,帆揚如幟,難免會產生許多糾紛,如果沒有一個強力衙門保障公平,勢必要引起民間許多事端。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