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鎯鐺入獄 (第2/9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必要徵收重稅,到那時千萬百姓豈不雪上加霜?
大人,你可曾見過親生父母將孩兒交換與鄰居,互相宰殺幼子烹食充飢?你可曾見過八旬老婦一日三餐只有觀音土可吃,吃的腹大如鼓活活撐死?
楊大,聖人道:‘君為輕,社稷為重’,就算大人不念我二人的死活,難道你忍心看著千萬條冤魂出自你手?大人要為了一已前程,置天下黎民百姓與不顧麼?”
楊凌聽了這話神情一呆,不覺停住了腳步。欽天監倪謙方才磕頭求告,費盡了唇舌,就差說要把他剛納的兩房美妾也送給楊凌了,楊凌仍不為所動,這時見李鐸這番話竟似打動了楊凌,他不禁心中大喜,連忙也跪上前來抱住楊凌另一條腿道:“楊大人,地陵挖掘甚深,滲水是常有的事,若是再換一處又滲了水那怎麼辦?到那時百姓不堪重負,必定苦不堪言,為了這一座地下的宮殿,恐怕那時要連……要連金鑾也要動搖了。其實自古帝陵滲水十之七八,倪某若是不知其事,豈會曉得以木刺灰土封堵的法子?那滲水處封堵了便無大礙,只待先帝靈柩下葬,地宮封閉,便再無風險了,還求大人開恩,救救我們,這對我二人是件恩德,對天下百姓卻是善舉,不但我們感激涕零,便是天下的百姓都承您的恩惠呀。”
楊凌入京後也聽說過大明王朝歲入多少,一聽帝陵所耗竟是全國一年的稅賦,他不禁躊躕起來。
記得在雞鳴縣做師爺時,就聽說許多百姓家中窮苦,積欠稅賦多年,那裡戰亂頻仍,但天災較少,還不是最貧脊的地方。而李鐸所提的那幾個地方比雞鳴更苦,自己真要為了給死人造一座墳墓置萬千百姓於水火之中不成?
楊凌一時難以取捨,他仰起頭來心中暗想:弘治皇上,你是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如果你在天有靈,你是希望給自己造一個富麗堂皇、風水甚佳的墓地呢,還是希望讓萬萬千千的百姓能夠少些苛捐得以活命?
唉!楊凌沉思良久,心中盡是哀鴻遍野、百姓食不裹腹、衣不蔽體的情形,如果把這事稟報皇上,不用說這幾位大臣都是要砍頭的,而他立下這大功,升官那是一定的了。
可是朝廷徵收重稅的時候,天下的百姓會怎麼看?再過一年多自己撒手而去,幼娘留在這世上豈不是要替自己承受天下百姓的唾罵?
楊凌咬了咬牙,霍地轉過身,緊盯著倪謙問道:“倪大人,我探看金井,手指可以摸到木柄,若是以燈一照,立即無所遁形,封堵金井滲水的法子,就只有木刺三合土這一個麼?”
倪謙和李鐸聽出楊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