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廠督出馬 (第4/9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呵呵呵,利之所至,二桃便能殺三士!”
弘治一朝近二十年來,外廷始終壓內官一頭,所以三大學士似乎因此忘了世上還有另一條諺語:養虎成患!
※※※
兩個月,僅僅兩個月,內廠的勢力發展遠遠超過楊凌自己的預料。他原本估計內廠一開,司禮監、東廠、錦衣衛和外廷文臣們決不會視而不見,風刀霜劍勢必不絕於途。
所以他以八百里快馬將吳傑、黃奇胤請回京來,自行設定了內廠官職,吳傑任大檔頭……黃奇胤、於永任二檔頭,連得祿等三位都司官任三檔頭,柳彪、楊一清任掌刑千戶,餘者按百戶、司房、辦事,番役全面改制,一切安排妥當後,自己天天跟在皇帝身邊,準備靠這棵大樹應付可能的種種攻擊。
不料東廠一直沒有聲息,朝中文官和御使臺也突然沒了動靜,倒讓楊凌白擔了一番心思。吳傑這些年來雖在錦衣衛中不受重視,卻一直承擔著最辛苦的蒐集情報工作,在這方面可謂經驗嫻熟。
楊凌不但將他調回京來,而且一步登天升任僅次於總督內廠欽差官楊凌的大檔頭,而且楊凌對他這個出身錦衣衛的人全無避忌,諸事都放膽交給他去做。
多年來飽受排擠、猜忌的吳傑感激涕零,加上他救過楊夫人的命,自認和楊家有層極親密的關係,所以為了內廠可謂嘔心瀝血、不遺餘力,那班訓練有素的神機營官兵在他和柳、楊兩位千戶的調教下迅速融入了新的角色。
黃奇胤接了聖旨進京,聽說楊凌要他到內廠任職,這位老夫子雖說受朝廷打壓多年,但是昔年那位熱血御使的傲然風骨猶在,竟拂然拒絕。楊凌心裡早已有所準備,他將老夫子請進密室,推心置腹地與他詳談了一番自己造福黎民的大致目的。
黃奇胤畢竟不是當初那個少年中舉、既而留任督察院,不知民間疾苦的御使言官了,也不再有堂堂皇皇愛惜個人羽毛的書生意氣,在他心裡,如果能腳踏實地為百姓做些事情,就算留在內廠損及個人聲譽也算不得什麼了,何況如今的京師還有哪個記得他這位少年得意時便一頭栽到窮荒僻壤近三十年的人?
兩個月的功夫,內廠不但成功地在京師立住了腳根,而且觸角以京師為中心,每天都在向四面八方延伸不停,這種奇速終於引起了東廠和司禮監的注意和恐慌。
這種瘟疫般的蔓延速度就是楊凌也沒有想到,他本來是想先開通京師到江南一路水運、陸運的交通線,待年底有了出色的盈利,給其他商人樹下榜樣,再趁勢全面擴充內廠的勢力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