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與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茜喬是一個特別喜歡看雜誌書籍的女孩兒,看的倒不是那些言情小說,而是《思海》一類的“文學”雜誌,裡面有很多“佚名”的作家寫的發人深省的小故事。
其中很多小故事,就寫了國外公民的素質有多高,比較起來國民素質又有許多不足,這一切又都歸咎於國人的劣根性。
九十年代以來祖國經濟高速發展,但思想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速度,再加上有些人渾水摸魚,致使國內思想一片混亂。
在這種大背景下,有一本叫醜陋的華夏人的書就成了暢銷書,華鋒語還沒看到過這本書,否則可能會忍不住想要撕書。
把話題拉到這上面之後,對陳茜喬來說就如魚得水,素材信手拈來,她現在已經把這場辯論當寫議論文一樣了。
她每次作文分數都很高!
“就比如說跟我們一衣帶水的東瀛,他們公民素質高,街道一塵不染。而且還很有工匠精神,就連一個普通的保潔員都對自己的工作做到了極致。”
陳茜喬抬了抬頭,有些驕傲地問:“你讀過那個馬桶水的故事嗎?他們酒店裡的馬桶都會刷的乾乾淨淨,要擦到保潔員甚至敢喝馬桶裡的水才算合格,否則就要重新洗刷,這種精神我們做得到嗎?”
“哇,這是真的嗎?”有同學驚歎。
“當然是真的,《思海》去年五月份的期刊上就有。”陳茜喬回答,看著華鋒語再次質問了一遍,“我們做得到嗎?”
“做不到。”華鋒語誠實地說,“我們華國人不喝馬桶水。”
“噗。”
不知誰忍不住笑出了聲,陳茜喬的臉都變青了,有些氣急地說:“我說的是這個意思嗎?你不要偷換概念!”
“你可能不是,但我是。”華鋒語的聲音不高不低、不疾不徐,聽著讓人感到舒適,但這份舒緩種又蘊藏著一種不知從何而來的力度。
“且不說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就算是真的也沒什麼值得誇耀的。正如我所說,我們是有尊嚴的人,即使是保潔員,也只是社會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讓員工喝馬桶水?呵。”
華鋒語輕笑一聲,話說的不重,但眼角眉梢間都是不屑。這個故事真是噁心透了,哪個方面都是。
教室陡然靜了幾秒,突然一道輕微的抽噎聲自角落傳來,一個小個子男生趴在桌子上,肩膀還在微微聳動。
“……真的嗎?”男生臉埋在臂彎裡,聲音又悶又低,“工作真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