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欒針之死 (第1/7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叔孫豹此人博學多才,隨和正直,風雅並濟。在歷史上,叔孫豹以“不朽”而留名。雖然這是後面的故事,不妨這裡先說。
一次,叔孫豹出訪晉國,士匄接待,問叔孫豹:“古人有句話叫做‘死而不朽’,什麼意思?”
叔孫豹沒有回答,一來他有些討厭士匄,二來他知道士匄想要幹什麼。
果然,士匄沒等叔孫豹回答,自己就說了:“我們家在虞以前就是陶唐氏,在商朝是豕韋氏,周朝是唐、杜兩氏,現在晉國最強大,我們又在晉國是士氏,我們這個家族是不是不朽?”
叔孫豹一聽,差點沒笑出來,這也太沒檔次了。
“以我聽說的,好像不是你說的這些。你這叫世祿,世代做官而已,而不是不朽。魯國從前有個大夫叫做臧文仲,他死之後,他的話還能世代流傳,這才是不朽。我聽說啊,最高的境界是樹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業,其次是留下言論。能做到這些,歷經多長時間都不會被廢棄,這才是不朽。至於您剛才說的,也就是保留了祖上的姓氏,守住了宗廟,使祖先能夠得到祭祀,這樣的家族,每個國家都有。並不是官越大,錢越多,就能不朽。”
叔孫豹一番話,說得士匄垂頭喪氣。
而叔孫豹的“不朽”論述被後人稱為“三不朽”,世代流傳,叔孫豹也因此而不朽。
哪三不朽?請看《左傳》原文:“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馬首是瞻】
叔孫豹說到做到,第二天,魯軍率先渡河。
魯軍渡河,有一個人坐不住了,誰?
鄭軍統帥是子喬,鄭國從前的外交政策是以萬變應萬變,也就是沒有外交政策。從前被晉楚兩國輪流蹂躪的日子受夠了,如今能夠專心專意投入晉國的懷抱,他們覺得來之不易,應該珍惜。所以,鄭國人是很希望誠心誠意跟著晉國人乾的。
看著魯國軍隊渡河,子喬覺得鄭國軍隊也該渡河了。可是,子喬不太明白盟軍中這些亂七八糟的關係,又生怕貿然行動會有麻煩,於是,他決定去找衛國人一起行動。
其實這個時候,衛國人的心思是一樣的,衛軍統帥北宮括也正猶豫呢。
“既然投靠了晉國,又不死心塌地跟著他們,怎麼能指望今後他們來保護我們呢?兄弟,咱們渡河吧。”子喬說。
“正有此意,明天咱們一塊渡河。”北宮括說。
第二天,衛軍、鄭軍聯袂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