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大清國的旗人在對外交往的時候,相比歐人有很大的優勢。而那些被大明朝廷派來歐羅巴的官員,也都有一種基於種族的優越感,看不起歐人,比較喜歡旗人。因此這個歐羅巴大清國的“洋務”統統是旗人在把持,沒有歐人什麼事兒。
而且歐羅巴大清國內也沒有什麼“湘軍”、“淮軍”,因為大明帝國在巴爾幹戰爭結束後,就開始積極扮演起大清之友的角色,在最短的時間裡幫助大清國建立了旗人新軍。這支新式陸軍的戰鬥力雖然不咋地,但是卻很好的扮演了鎮宅之寶的角色。歐人的民變起義,在他們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另外,繼承自大元國的科舉制度雖然一代又一代的在製造廢物。但是卻沒有任何要被廢除的跡象……如拿破崙那樣放棄科舉正途選擇留學澳門、香港的歐人精英只是極少數。而絕大部分的歐人精英,還是繼續在做“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迷夢。
可以這麼說,大清國內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推翻旗人的統治。
“大清的統治,目前還算穩定!”
林爽文的眉頭卻擰得更緊了,又嘆了口氣:“但是大明陸軍參謀部的高層卻認為:如今的戰爭模式對民族國家和公民國家非常有利!
因為如今的戰爭,是需要消耗大量人命的……明洲兩華夏之間的幾次中等規模的衝突,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裝備了步槍、大炮和機關槍的陸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數量上的優勢。十二萬人的大清新式陸軍,不,應該是不到200萬的大清旗人,是根本經受不起一場發生在新式陸軍之間的大規模的戰役消耗!”
在大明陸軍的術語中,大規模戰役意味著作戰雙方都要投入十萬人以上的兵力。對大清而言就是一次投入全部的新式陸軍!不必說戰敗會如何,哪怕是一場平局,也會讓大清陸軍蒙受數萬人的損失。這對一個200萬人的族群而言,將是難以彌補的消耗!
而大清帝國面對的潛在敵人,英格蘭、義大利、西班牙和神聖天道國,都是擁有三千萬人以上的民族國家或宗教國家。他們動員兵力的能力,無不十倍二十倍甚至三十倍於大清。
基於這樣的判斷,大明陸軍已經認識到了大清國根本無力成為一個保持歐羅巴均勢的強國。想要讓大清治下的三億多歐人能夠發揮牽制神聖天道國的作用。大清國就必須解體,然後化作落幹個民族國家。
林爽文眉頭緊擰,壓低了聲音:“海大人,我國陸軍總參謀部的意思:大清國的陸軍沒得打,也不能打……十二萬新式陸軍是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