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衛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以敬畏之心虔誠地遵循了堯舜的治國理念,傳承前人的美德。他的治國之道使人民心甘情願地服從他的統治。伯益雖然曾經協助禹王治理水患,但他只專注於火的管理,並且精通於神物的知識。後來他成為了禹王的副手,但只擔任了七年的時間。啟王自己有過卓越的表現,並且繼承了聖人的治國智慧,年紀漸長,備受尊重,天下人都對他敬仰不已。伯益又率領天下的臣民一起推戴啟,啟不得已,只好接受天命,繼承父親的夏王位,從此開始了家天下的統治。然而自從炎帝時期開始,兒子繼承父親的地位已經成為慣例,並不是從夏朝才開始的。但是在此時,所謂的天下百姓各自以自己的心意為主導的思想觀念,自從滋開始變得越來越嚴重了!自從帝制開始以來,兒子繼承父親的地位這種現象就已經存在了。
啟王一旦登上王位,就封伯益到箕山隱居。他自己則坐在鈞臺上享受諸侯的待遇,同時還舉行韶樂和夏樂的演奏,邀請舜的後代商均為賓客。堯的兒子丹朱,在舜繼位時已經開始負責守護唐堯的祭祀。由於堯的兒子丹朱已經去世,所以啟王獨自賓待商均。後人看到堯的兒子丹朱和商均沒有統治天下,而夏王朝的子孫相繼繼承了天下,不由得感到悲涼和感嘆。鍾伯敬有一首詩嘆息道:“禪受心源易見無,唐虞與夏不相如。早知醜桀傾民社,何以初生不肖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