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探尋易科仍具備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是衡量易科的市值究竟應該在什麼區位。
易科巔峰市值超過4200億美元,現在癲瘋的只剩下2788億美元。
太可悲了,現在的易科僅僅相當於1.85個英特爾,或1.49個阿里巴巴,或10.3個索尼,或13.2個度記!
這就是你方總一意孤行的下場!
不過,隨著易科雲獲得大筆訂單,還有來自前易科研發人員的訊息頗為引人矚目。
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且已經從易科矽谷研發中心離職的研發透露,易科從3年前就已經進行電腦CPU的研究,目標在於打造更適合自家生態聯動的筆記本產品。
同時,這位研發人員還聊到了易科這一專案的近期情況,“在我離職前,這個研發專案已經變為華夏研發中心為主體,但大家都陷入了遲疑,嗨,不是你想象的那樣,是因為獲得了AMD的核心技術後,大家對於研究方向有了分歧。”
“埃爾德原本希望可以打造一款ARM的晶片,想要野心勃勃的結合易科的YMS,從基礎上徹底把它打造為易科的軟硬體創新結合的新產品。”
“但AMD的技術也很不錯,是超出易科內部預期的不錯,這為公司提供了x86的新選擇。”
“雖說易科現在遭遇了一些情況,但我認為距離見到易科自研CPU的面世不會太遠了。”
前易科研發提到技術副總裁埃爾德的名字,曝光了易科內部讓人驚訝的研發狀況。
因為訊息刊登在《紐約時報》,所以,它具有不少的可信度。
別人是看熱鬧,英特爾是有些懵了,它懵完之後迅速抓住重點,不是,你易科缺的那一份怎麼是要從我這裡找補啊?
已經由臨時轉正的CEO羅伯特·斯萬發出強烈質疑,為什麼易科可以獲得AMD的核心技術?
華夏是英特爾的重要市場,常年的營收佔比都在30%上下,易科這樣一家華夏品牌如果掀起競爭衝擊,恐怕確實會造成營收上的損失。
同時,羅伯特還提出一個沒有引起注意的問題:“我想知道的是,BIS從去年就對冰芯國際進行了限制,為什麼AMD在今年仍舊獲得了臨時許可證?為什麼AMD仍舊可以與冰芯國際合作?這是不公平的!也是應該立即被修正的!”
AMD沒有回應來自競爭對手的質疑,至於這個臨時許可證……反正,BIS也沒有新的動靜,有就用著唄。
這章沒有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