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以嶺莊 (第1/3頁)
安知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面望江酒樓裡,寒門士子談論國政,抨擊鎮北侯府專權獨斷,言辭激昂,流言漸起。
鳳妤也沒想到她打了姜楊會惹來一系列的麻煩事。可是,那句讓姜楊滾去邊陲當九品芝麻官,並非她所說,這種捕風捉影的流言裡杜撰一兩句,非常致命。
這一波流言直奔鎮北侯府,來勢洶洶。
姜楊進翰林的任命建明帝已蓋過章,卻因謝珣一句話,朝中已吵成一鍋粥,鳳長林是吏部侍郎,建明帝高坐明堂,聽著臣子們吵得熱火朝天,皇權被藐視,他不動怒,也不言語,仍是笑容和煦。
言官攻擊謝珣目無法紀,胡作非為,希望皇帝問罪鎮北侯府。武官卻以探花郎和小侯爺年少犯了口角為理由擋回去,半句不提鎮北侯府父子在寧州殺敵,這事就定性成小侯爺年少輕狂,問不了什麼罪。
探花郎何去何從,那是內閣和吏部的事情,內閣首輔林閣老則是避嫌,一語不發。林閣老派系的文官三緘其口,除了言官和幾名堅持皇室正統的官員,大多人都站在鎮北侯府,有一部分是明哲保身。
安遠侯出列說,“諸位吵成這樣,無非就是探花郎該如何安排,這事歸根結底也是探花郎其身不正。他與母親相依為命,先在寧州生活幾年,後又回到醴陵縣生活,家無產業,武德將軍因姻親緣故,接濟姜家母子,聘請名師,置辦田產,高中後卻在鳳家姑娘的及笄禮上退親,鬧得滿城風雨,退親後鳳家姑娘上門索要欠銀,他又當街打人。陛下,學識和能力的確是考核官員的標準,但是,為人父母官,品行道德更為重要,探花郎忘恩負義,生性薄涼,實在不堪重用!”
“竟有這事?”建明帝微微蹙眉。
兵部林尚書說,“小兒女退婚鬧到這般田地,怕也是別有內情,安遠侯別被流言矇蔽了。”
“鳳侍郎就在殿上,是杜撰,還是事實,一問便知。”安遠侯笑說。
“鳳侍郎,可有此事?”建明帝問。
從安遠侯提起鳳家就一直裝死緊張的鳳長林,硬著頭皮出列,“回陛下,因姜楊和侄女自幼定親,臣弟十餘年來,的確接濟姜家一萬三千兩,有字據為憑。姜楊退婚,也確有此事。”
建明帝沉吟著,不再作聲。
“武德將軍次女那名聲,探花郎想要退婚,也是人之常情。”
安遠侯嘲弄,“吳大人在明殿上非議女兒家是何故?”
“她臭名昭彰,家有兒女誰沒聽過她的閒話,下官不過同情探花郎,仗義執言罷了。”